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聚焦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 看中科院团队如何有效治理!

来源:时间:2025-04-30 22:46:51

中國農畜牧業氨排放大、聚焦高排放區與大氣嚴重汙染區高度重疊,农畜是牧业導致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備受關注的氨排話題該如何治理?

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的最新消息稱,該中心研究員胡春勝、放污馬林研究團隊通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畜牧業氨排放汙染高效控製技術”項目研究,中科治理“對症下藥”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技術示範,院团有效目前已形成可複製、队何可推廣、聚焦可考核的农畜汙染治理技術方案。

“農畜牧業氨排放汙染高效控製技術”項目示範現場會日前在江蘇射陽舉行,牧业中科院研究團隊研發的氨排中國首套基於畜禽養殖多環節的固氨減排技術體係示範成功,標誌著以技術途徑解決農田大氣汙染防治痛點成為可能。放污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胡春勝研究員表示,中科治理項目在江蘇省射陽縣實施的院团有效畜禽氨減排示範模式得到當地充分認可,現已形成“一場一罐、原位處理”和縣域“統一收集、集中處理”減排模式。

“農畜牧業氨排放汙染高效控製技術”項目核心技術裝備為“智能堆肥反應器”,其較傳統堆肥技術,可將禽畜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時間縮短60-70%,堆肥過程減少氨揮發53.7%,與氨回收技術結合,可有效減少氨揮發達78%,同時對禽畜糞便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去除率超過90%。馬林研究員說,射陽的養殖業以生豬和家禽養殖為主,若項目示範技術在全縣推廣覆蓋,則有望實現全縣畜牧業氨減排近七成。

項目跟蹤專家、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認為,示範項目“射陽模式”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氨減排技術路線,既符合廣大農村地區養殖業多為農戶散養的實際,又為集約化大型養殖場提供了環保原位解決的方案,對支撐中國養殖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農畜牧業氨排放汙染高效控製技術”項目針對農田與禽畜養殖業氨排放量大、時空分布不清等問題,研發基於優化施肥方式與肥料類型的農田高效控氨減排關鍵技術和基於禽畜圈舍—糞便儲存—綜合處理利用等多環節的固銨減排技術;構建基於氨排放通量測定技術、同位素源解析技術和數學模型的高精度氨排放清單與減排效果評估技術;在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內開展綜合示範,形成農畜牧業氨排放調控技術體係。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係,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