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一)

来源:时间:2025-04-22 02:20:27

本文依托課程團隊自建的食品式教索“食品安全與質量控製技術”在線開放課程,積極探索“食品安全與質量控製技術”混合式教學,安全經過兩個學期的质量教改實踐探索,取得階段性成果,控制课程總結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技术經驗與不足,對於後續繼續完善課程建設具有一定指導意義。混合

混合式教學是学改將線上教學資源和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促進課堂和課程質量提升的革探有效教學方式。近年來,食品式教索隨著國家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安全發展,特別是质量慕課的發展,使混合式教學成為高校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控制课程熱點。2019年國家教育部推出了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技术並將認定6000門線上線下混合的混合一流課程,這將對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学改

1 課程目標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製技術》課程為食品類專業必修課,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講授食品質量管理的基礎知識,食品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與物理性危害,食品質量管理體係在食品工廠中的應用,課程主要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知識教學為輔,這一特點給課程教學帶來了不少的難度,如何將係統的理論知識運用於案例分析與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重大考驗。課程目標分為知識目標、素質目標、思政目標三個方麵,知識目標為了解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工作取得的成就和麵臨的挑戰,理解食品安全與質量的基本術語,理解食品生物性、化學性危害的分類和基本術語,理解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其控製原則,理解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的特性、來源、危害及控製措施等。素質目標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文字表達、團隊協作等素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政目標為激發學生強烈的愛黨愛國熱情;樹立誠信、友善和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範的意識;樹立“四個最嚴”的食品安全觀。

2 混合式教學設計

2.1 課程內容與網絡課程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製技術”課程內容主要有:食品質量安全及其管理的現狀與展望、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及其控製、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及其控製、食品中的物理性危害和轉基因食品安全性、食品生產衛生規範(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製點(HACCP)、食品防護計劃、質量控製與改進技術、5S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認證。課程學時為72學時,理論與實訓學時各為36學時。教師團隊借助超星學習通平台搭建了在線課程,根據各個項目提供了各項目學習的授課課件、網絡視頻、微課、案例、題庫、法律法規、線上活動(分組任務、主題討論、問卷調查、搶答、小測驗、投票等)。混合式教學設計與良好的教學效果依托於資源豐富的在線課程,故實施混合式教學前必須建立在線課程。

2.2 混合式教學設計

課程各項目內容主要包括任務引入、任務分析、任務實施、知識鏈接、工作任務單、複習思考題等。混合式教學過程如下:

本課程的在線課程依托超星學習通建立,課程教學資源包括授課課件、授課視頻、微課、動畫、活動、統計、資料、通知、作業、考試、討論等,其中活動版塊包含簽到、投票、選人、搶答、練習、主題討論、評分、分組任務等,極大地豐富了課程活動形式,滿足各種教學形式的需要。

以“項目三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及其控製”中的“第一大類食品中的天然毒物”為例呈現混合式教學具體實施過程,教學過程如表1。

3 教學效果與反思

3.1 教學效果

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參與度、知識的獲取都有較為明顯的提高,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高。通過開展線上活動(分組任務、主題討論、問卷調查、搶答、小測驗、投票等),有助於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組織溝通、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語言組織與表達等能力,通過課程積分,學生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的學習氛圍逐步形成。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輕工科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食品質量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