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为期两年最小管理單元是班級,幼兒園管理層級的北京最末端是主班教師。近日,海淀記者了解到,启动為逐步建立起區域幼兒園主班教師培養和發展機製,学前项目實現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主班海澱區教委與海澱區教科院合作開展的教师幼兒園主班教師培養項目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队伍海澱區教委學前科科長周軼群就幼兒園主班教師培養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詳細部署。培养周軼群從幼兒園主班教師培養項目的为期两年政策背景和區域現狀出發,詳細說明了項目開展目的北京與推進思路。同時,海淀對標市區兩級主班教師各類評選標準,启动闡述了主班教師培養的学前项目目標,介紹了前期籌備所開展的主班現狀調研、專題培訓課程錄製和專項課題申報等工作。
記者了解到,本期幼兒園主班教師培養項目為期兩年,通過專題培訓和區規劃專項課題搭建兼顧分類分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以致用平台和課題帶動研究、研究引領實踐的研有所得平台,為幼兒園主班教師的發展提供區域支持。
其中,專題培訓將圍繞“貫徹落實《評估指南》 做優秀主班教師”主題,開展通識課程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業能力、班級管理、教師合作、家長工作等,特別加強以德育人和班級管理方麵的培訓,提升幼兒園主班教師全麵育人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項目啟動後,專家也為主班教師們帶來了專題講座。海澱區教科院院長吳穎惠從新時代對“好老師”的要求出發,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支架,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繼而從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談及主班教師能力的側重點,從區域現狀調研,談及主班教師隊伍建設問題與專業發展需求。她提出,幼兒園主班教師需要開展博學慎思的教育閱讀和知行思合一的教育寫作,以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熱愛孩子、熱愛教育事業的心,做一名未來兒童教育家。
北京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楊瑞芬以“幼兒園班級文化建設——以文化促管理”為題,從文化理念層麵上對班級管理做了進一步的溯源與解讀。她提出,主班教師應融文化自覺於課程中,在課程中實現自我理解和追求,最終通過積極的自我理解與塑造,實現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在班級文化和幼兒園文化建設中促進幼兒全麵發展和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海澱區教委副主任胡劍光指出,海澱區學前專任教師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曆的特點,此次培養項目的啟動,將進一步聚焦一線教師的長遠發展,通過專題培訓和課題研究,補齊教師能力短板,解決實踐困惑,形成長效機製,為教師們搭建廣闊的發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