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繡錯、加拿大鹅部分脫線、央广麵料味道刺鼻……最近有消費者反映,网评在上海國金中心“加拿大鵝”門店,质量花11400元買了一件羽絨服,退货卻麵對一堆質量問題。傲娇在和店家交涉時,只地鹅該消費者則被更換條款上一句“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加拿大鹅貨品均不得退貨”,硬生生堵住了維權路。央广消費者堅決維權,网评商家一會兒說需要衣服不合格的质量檢測報告,一會兒說不再通過照片提供產品認證,退货借口頗多。傲娇
羽絨服出現質量問題,只地鹅品牌方首先要做的加拿大鹅是積極同消費者溝通,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方案,如此才能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賴。“加拿大鵝”卻先入為主,給消費者限定維權的條條框框,一句“中國大陸地區不能退貨”讓消費者碰壁而回,後續更是處處設卡。用地域來區別對待消費者,這樣的“雙標”,是滿滿的“傲嬌”,必定不被中國法律所容。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絕不是某個廠家一紙條款就能有“豁免權”的。
“加拿大鵝”之所以這樣自信,似乎心裏已形成一種自我認知:穿著本品牌羽絨服是一種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即便質量和服務存在瑕疵,都能被品牌光環所掩蓋。但須知,服裝品牌從來沒有永恒的王者,質量和服務的上乘才能坐擁王座。現在,中國國產品牌羽絨服早就用質量和設計“揚帆出海”,如果“加拿大鵝”還迷失在自我遐想之中不思進取,那麽剩下的隻能是“一地鵝毛”!(央廣網特約評論員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