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於海南省絕大部分出口羅非魚養殖場養殖證明到期一事,可办記者獲悉最新進展。完成尾水在海南羅非魚主產區文昌市,海南后续由養殖戶(含養殖企業,罗非理临下同)、鱼养养户月内文昌市羅非魚養殖協會、殖场治理文昌市農業農村局三方擬定協議,出口在6個月時間內完成尾水治理設施,备案經檢測合格後可辦理養殖證。在此期間,養殖戶可辦理臨時養殖證明。
記者從文昌市羅非魚養殖協會了解到,近期,由該協會組織協調,提出《文昌市淡水養殖尾水治理協議》,該《協議》要求,養殖戶要負責參考“三池兩壩、一體化、高效生態淨化池等治理技術對自有的淡水養殖基地開展尾水治理工作,尾水處理達到《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46475-2023)》要求後排放。
《協議》中條款約定,由養殖戶向文昌市羅非魚養殖協會交納一定數額保證金,並書麵承諾在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完成尾水治理設施,經由文昌市農業農村局驗收通過後,可辦理新的養殖證明材料,並將保證金退還養殖戶。養殖戶交納保證金後,在尾水治理設施建設期間,由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出具臨時養殖證明,以保證羅非魚順利加工出口。
2024年12月底,海南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文件稱,海南絕大多數出口羅非魚養殖場合法養殖證明材料將於2024年12月31日到期,部分市縣要求養殖戶完成尾水治理設施,由於時間緊迫、涉及麵廣,如按當時的規定要求,將有90%以上的養殖場被取消出口備案,在業內一度引起強烈反應。
(海南羅非魚養殖證明需重新辦理,時長共60秒)
文昌市羅非魚養殖協會會長陳健康表示,目前,已有50多戶養殖戶簽訂了協議。由於現在臨近春節,養殖戶賣魚、加工廠收購加工的任務都很緊,估計大部分建設工作要到春節假期以後開展。他還表示,協會由文昌市相關部門授權,麵向文昌境內所有涉及出口的羅非魚養殖戶辦理相關事宜。另外,經過多方協調,海南各羅非魚加工廠正積極協商,對實施尾水治理工程並取得農業農村部門認可、取得出口備案養殖場資格的養殖戶,原料魚收購價提高0.1元/斤。
據了解,海南是我國第二大羅非魚產地,2023年產量超過39萬噸。文昌市是海南羅非魚養殖集中區,目前養殖麵積約10萬畝,占海南全省的80%以上。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孫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