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券商三季報披露完畢,半壁江山各家券商資管業務的家上戰績浮出水麵。
Wind統計數據顯示,市券商资48家上市券商中,管业有42家在利潤表中具體披露了四項具體業務的赚亿淨收入數據。
整體來看,元中42家上市券商共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350.07億元,信广同比增長24.52%,发占與2020年全年僅相差39.85億元,半壁江山在全部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中的家上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6%提升至18%。與經紀業務、市券商资投資銀行業務相比,管业資管業務帶來的赚亿收入占比越來越高。
落實到每家公司,行業中頭部效應依舊明顯。中信證券(600030.SH)、廣發證券(000776.SZ)穩坐前二,前三季度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85.79億元、73.51億元,兩家公司合計淨收入占到了全部42家上市券商該項數據的45.51%,近乎“半壁江山”。
其中,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及基金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已超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60.09億元),占到公司全部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的52.42%。
第二梯隊中,東方證券(600958.SH)、海通證券(600837.SH)、華泰證券(601688.SH)、國泰君安(601211.SH)前三季度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均超10億元,分別為27.88億元、24.63億元、23.35億元、14.27億元。
另一方麵,在中信證券資管業務收入向90億元逼近的同時,還有14家券商不足1億元,西部證券(002673.SZ)、南京證券(601990.SH)、西南證券(600369.SH)排在末三名,分別為0.15億元、0.17億元、0.18億元。
從前三季度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的同比增速來看,前三甲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增速均超56%,並且前三季度的該項收入數據便已超去年全年。
同時,中金公司(601995.SH)、國聯證券(601456.SH),以及末尾的西部證券(002673.SZ)同比增速均超50%,第一創業(002797.SZ)、中泰證券(600918.SH)、華安證券(600909.SH)、興業證券(601377.SH)、財達證券(600906.SH)增速超3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不少投研大咖選擇走入券商資管行業。2月,海通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薑超加盟中泰資管,擔任聯席首席投資官;6月,興業證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加盟興證資管,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盡管行業整體表現向好,但仍有不少公司收入表現不佳,42家券商中,23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表現為負增長。
資管業務收入的前十中,僅華泰證券、招商證券(600999.SH)出現負增長,分別同比減少7.72%、4.12%。
旗下資管子公司在今年均發生了多項高管變動。華泰資管方麵,6月末,副總經理席曉峰因個人原因辭職離任,緊接著8月末,總經理王錦海也官宣辭職離任,“單飛”設立個人係公募,並由浙商基金原總經理聶挺進接棒。
招商資管方麵,7月初,首席風險官張興因工作變動離任,肖淩繼任,副總經理範世淼,範文孟繼任,兩個月前,公司還迎來了另一新的副總經理李權勝。
更多出現下滑的是處於行業中部、尾部的券商。其中,南京證券、東興證券(601198.SH)、華林證券(002945.SZ)下滑最為明顯,分別同比減少56.92%、47.79%、42.55%。光大證券(601788.SH)、國海證券(000750.SZ)、太平洋(601099.SH)、西南證券下滑幅度均超30%。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資管業務,券商們紛紛成立了資管子公司,今年以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華創證券、國金證券等相繼宣布設立資管子公司。
已成立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們則在努力獲得公募牌照並完成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今年4月,國泰君安資管收到中國證監會換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成為三年多來首家獲批公募業務許可的券商資管。
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的同時,公募基金三季報也已經結束。
Wind統計數據顯示,東證資管、中銀證券、財通資管管理規模均超千億,分別達2541.40億元、1230.31億元、1100.29億元。華泰資管、浙商資管、國泰君安資管、中泰資管、長江資管、山西證券、渤海匯金資管管理規模均超百億。
有所不同的是,東證資管憑借“東方紅”權益投資品牌,坐擁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合計1920.73億元,中銀證券、財通資管、華泰資管、浙商資管等依靠債券型基金支撐業務規模。
在私募資管業務方麵,中信證券穩居榜首。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證券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家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以10449.39億元的月均規模位列第一,中金公司位列第二,月均規模8423.79億元。此外,招商資管、中銀證券、廣發資管月均規模均超4000億元。
與此同時,管理規模龐大的中信證券,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同樣領先。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8527.75億元,主動管理占比81.61%。中金公司次之,主動管理規模8276.87億元,主動管理占比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