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北京市教委聯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条生创市發改委發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措施從項目發現機製、支持關鍵要素支持、高校資金保障、大学項目落地轉化、新创營造良好氛圍等5個維度提出15條精準支持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措施,北京打造“賽—孵—投—轉—融”五位一體的市条生创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體係。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措施行動計劃中的支持“賽”突出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現機製,強調辦好創新創業賽事。高校例如,大学第四屆“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新创為青年學子創新創業、北京追求夢想、實現價值搭建舞台,從源頭發現和遴選大學生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場地支持、孵化服務、加速服務……“孵”注重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關鍵要素支持。例如,對有創業場地需求的優秀創業團隊,結合比賽獲獎情況,按照相關條件要求,經審核通過後,免場租入駐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園。推動市級園與高校分園共建共享,打造首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共同體,形成資源共享、產品共創和合作共贏良好局麵。
“投”強調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資金保障。在金融對接方麵,將發揮北京市大學生創業板作用,幫助大學生創業企業對接創投基金、銀行、擔保等機構,有效解決融資難題等。在基金保障方麵,發揮“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基金作用,為具有市場前景和創新潛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此外,還注重聯盟接力,推動成立“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聯盟,建立社會資本共同孵化、接力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工作機製和通道。
“轉”注重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轉化。將聚焦重點產業。對接教育部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設北京地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機器人及綠色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大學生創業團隊落地轉化。鼓勵師生共創。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優質創新創業項目與科研成果,特別是師生共創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見效,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融”強調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氛圍。例如,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搭建線上線下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共享平台,開展多層次創新創業指導培訓。推動京津冀創新創業協同發展。擴大資源共享範圍,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設立“津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共享辦公區”,推動三地創新創業效能的進一步聚集和共享,共同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