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杂环液液分配淨化:在分液漏鬥中加入加入l0n也0.1m0l/L鹽酸和30mL 10%氯化鈉溶液。类杀用石油醚提取2次,菌剂每次25n也,残留棄去石油醚層,分析水相用2m0l/L Na0H溶液調節pH至6.5~8.5,杂环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类杀每次20n也。菌剂合並二氯甲烷,残留以無水硫酸鈉幹燥,分析將濾液轉移至150mL圓底燒瓶中,杂环在45℃水浴中減壓蒸發至幹,类杀最後用甲醇溶解並定容至1.0mL。菌剂
(三)高效液相色譜測定
檢測器為紫外檢測器(UV,残留波長為282nm)。分析色譜柱為250mm長、4.6mm內徑的C18不鏽鋼柱。流動相為甲醇-水-氨水(35:65:0.13,體積比),流速為0.7mL/min。進樣量為20μL。保留時問為534s。該方法的最小檢出量為1.0×10-9g;最低檢出濃度,甘藍為0.005mg/kg,葡萄為0.005mg/k,土壤為0.004mg/kg。甘藍中添加0.1~1.0mg/kg時回收率為76.4%~86.4%,葡萄中添加2.0~10mg/kg時回收率為89.6%~104%,土壤中添加0.1~1.0mg/kg時回收率為86.5%~97.3%。
七、戊茵隆的殘留分析
戊菌隆屬於羧酰替苯胺類殺菌劑,對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殊的作用,使用不當可以對人畜造成一定危害,許多國家均對其在農產品中的殘留規定了嚴格限量,其中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其殘留分析方法主要為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這裏介紹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糧穀和蔬菜中戊菌隆的殘留量。
(一)方法原理
樣品用水-丙酮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弗羅裏矽土柱色譜淨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測定。
(二)樣品製備
1、提取:稱取粉碎後的均勻試樣20.0g(精確至0.1g)於250mL具塞錐形瓶中,加入40mL水,放置2h。加入100mL丙酮,高速均質提取5min。將提取液抽濾於250mL圓底燒瓶中,殘渣再用50mL丙酮重複提取一次,合並濾液於上述圓底燒瓶中,於40℃水浴中旋轉濃縮至約40mL。
2、液液分配淨化將上述濃縮液移入500mL分液漏鬥中,加入200mL 5%氯化鈉水溶液和100mL二氯甲烷,振搖3min,靜置分層,收集二氯甲烷相。水相再分別用50mL二氯甲烷重複提取2次,合並二氯甲烷相。經無水硫酸鈉柱脫水,收集於250mL圓底燒瓶中,於40℃水浴中旋轉濃縮至近幹,加入l0mL丙酮一正己烷(5:95,V/V)以溶解殘渣。
3、柱色譜淨化玻璃色譜柱(25cm×l.5cm)中,自下而上依次填裝2cm高無水硫酸鈉、10g弗羅裏矽土和2cm高無水硫酸鈉。以50mL正己烷預淋洗後,將溶解液傾入弗羅裏矽土柱中,用50mL丙酮-正己烷(5:95,V/V)進行淋洗,棄去流出液,然後用50mL丙酮-正己烷(15:85,V/V)進行洗脫。收集全部洗脫液於250mL圓底燒瓶中,於40℃水浴中旋轉濃縮至幹,用丙酮溶解並定容至5.0mL,待測。
(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測定
色譜柱采用DB-17石英毛細管柱,30m×0.25mm(內徑)×0.25μm(膜厚)。檢測溫度,進樣口為270℃,色譜質譜接口溫度為260℃;色譜柱程序升溫,50℃保留2min,以300C/min升至200℃並保留1min,再以100C/min升至270℃並保留5min。載氣為氦氣,流速為1.4mL/min。電離方式為電子轟擊電離(EI),電離能量為70 eV。測定方式為選擇離子監測方式(SIM)。選擇監測離子(m/z):182、183、209。進樣量為1μL。保留時間為10min。該方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5mg/kg;糙米中添加0.05~1.00mg/kg時回收率為88.0%~92.2%,玉米中添加0.05~1.00mg/kg時回收率為89.5%~98.7%;番茄中添加0.05~1.00mg/kg時回收率為89.5%~97.3%,馬鈴薯中添加0.05~1.00mg/kg時回收率為91.3%~96.1%。
八、三唑酮的殘留分析
三唑酮屬於三唑衍生物類殺菌劑。以下介紹的方法適用於測定糧食中三唑酮的殘留量。
(一)樣品製備
稱取30.0g粉碎過60目的糧食樣品,置於5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80mL丙酮和20mL蒸餾水,浸泡過夜後振蕩提取1h。抽濾,殘渣用30mL丙酮洗滌兩次,合並濾液,濃縮除去大部分丙酮。將提取液轉移到250mL分液漏鬥中,依次加入50mL蒸餾水、10mL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和40mL二氯甲烷,振搖2min。下層有機相移至250mL具塞三角瓶中。水相再用20mL二氯甲烷提取一次,棄去水相,有機相經無水硫酸鈉脫水後收集在燒瓶中,在40℃水浴濃縮至近幹。殘留物用丙酮轉移到刻度試管中,定容到5mL,供氣相色譜(GC)測定。
(二)氣相色譜測定
檢測器為氮磷檢測器(NPD)。色譜柱為1.6m長、3mm內徑的玻璃柱,裝填4%0V-17+4%0V-210/Chr0m0s0rb W AW DMCS(80~100目)。檢測溫度,色譜柱為220℃,檢測器為290℃,進樣口為290℃。載氣為氮氣(≥99.99%),流速為70mL/min;燃燒氣為氫氣,流速為3.6mL/min;空氣流速為160mL/min。該方法的最小檢出量,三唑酮為2.8×10-10g,三唑醇為5×10-10g;最低檢出濃度,三唑酮為0.01mg/kg,三唑醇為0.02mg/kg;添加濃度為0.04~5.0 mg/婦的回收率為84.1%~103%。
九、丙環唑的殘留分析
丙環唑屬於三唑衍生物類殺菌劑。以下介紹的方法適用於小麥、植株和土壤中丙環唑的殘留量分析。
(一)方法原理
樣品用甲醇一水提取,經液液分配,堿性氧化鋁柱色譜淨化,氣相色譜法(NPD或ECD)測定。
(二)樣品製備
1、提取:稱20g小麥籽粒粉碎樣品(或20g土壤樣品,或10g植株樣品),置於5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200mL甲醇-水(8:2,V/V)混合溶液浸泡過夜,振蕩提取2h。
提取液通過布氏漏鬥過濾。再分別用40mL溶劑重複提取2次。用少量溶劑洗滌三角瓶及濾渣,合並全部濾液。
2、液液分配淨化:將上述得到的濾液轉入1000mL分液漏鬥中,加200mL蒸餾水和50mL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分別用75mL二氯甲烷提取2次,收集二氯甲烷相,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鈉的漏鬥,二氯甲烷收集後,在旋轉蒸發器40℃水浴上濃縮至近幹。
3、柱色譜淨化:色譜柱底部塞人玻璃棉球,加入20mL石油醚,然後依次加入2cm厚無水硫酸鈉、10g堿性氧化鋁(用前650℃灼燒3h,冷卻後每100g加19g蒸餾水,在旋轉濃縮器中轉動3h或振蕩2h,儲於磨口瓶中,置於幹燥器內保存)和2cm厚無水硫酸鈉,待石油醚剛剛沒過硫酸鈉時,立即將上述濃縮液用2 mL甲苯溶解並轉入柱中,再分別用2mL甲苯洗瓶及柱壁2次,然後用50mL石油醚一二氯甲烷(6:4,V/V)淋洗,棄去淋出液。用75mL二氯甲烷-石油醚(6:4,V/V)淋洗並收集於旋轉濃縮瓶中,在旋轉蒸發器40℃水浴上蒸去溶劑,改用石油醚-乙醇(1:1,V/V)溶解殘渣並準確定容至2mL,待測。
參考資料:農藥殘留分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無水硫酸鈉,甘藍,羧酰替苯胺類,圓底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