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將至,廣東開始彌漫絲絲涼意。年菜這時,领军力深一鍋燉煮的企业羊肉煲最能撫慰人心。在汕尾,传承创新特色年菜“富珍羊肉煲”家喻戶曉,美食是调研介乎湯和紅燜之間的美味呈現,更貼近汕尾人的食飲食習慣。
“到了十二月,富珍招牌羊肉煲將迎來銷售旺季。食品汕尾汕尾”汕尾富珍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富珍食品”)副總經理陳東興話語中滿是年菜期待。近年來,领军力深富珍食品立足資源稟賦,企业發揮特色農業優勢和汕尾菜品牌優勢,推出了一係列年菜,助力汕尾美食出圈破圈。
老字號酒家起步
做熱氣騰騰的年菜
說到汕尾酒樓,海珍絕對是老字號。這家酒樓成立於1984年,比汕尾設市還早了四年,屬汕尾市海珍實業有限公司旗下。對汕尾人來說,海珍酒樓不僅是吃飯聚會之地,還是舌尖上的記憶。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這家老字號也有了新變化。“從年菜的定義來看,公司在2015年就開始布局建設中央廚房。”陳東興告訴記者,2018年底建成並實行食材統一采購、處理、加工、烹製等,為門店提供半成品和多種加工食品,提高服務效率和標準化水平。
2018年,作為汕尾市海珍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子公司,富珍食品正式成立,並在汕尾高新區投資建設廠區、中央廚房及十萬級配餐中心,打造食品加工生產基地。成立伊始,富珍食品便找準了發展方向——不局限於生產千篇一律的年菜產品,要以熱氣騰騰的新鮮美食為核心,塑造汕尾本地的年菜品牌。
鮮是汕尾菜的靈魂,年菜自然也需一脈相承。“我們堅持打造新鮮年菜的經營理念,盡可能保持食材的新鮮程度,堅持產品保鮮不超72小時為最佳。”陳東興告訴記者,富珍食品大部分業務都是初加工半成品,需要客戶提前預訂才會安排製作,“這樣能最大程度降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保證食材的新鮮度”。
為提供優質、新鮮的年菜產品,富珍食品建立了600噸各式冷庫及專業運輸車隊,可貯藏、配送各種加工食品和農產品,並通過運營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各種農產品、食材收購。
產業鏈路漸打通
做標準生產的年菜
鮑魚、海參、海蝦、花膠、鵝掌、豬腳、花菇、馬鮫肉丸、幹貝等食材,盡在一鍋燴盡山海之味的汕尾團菜。逢年過節,富珍食品最為暢銷的年菜莫過於大團菜。“團菜類似於珠三角地區的盆菜,不過更側重於汕尾當地的海鮮,像晨洲蠔、馬鮫丸等,已形成獨特的傳統飲食文化。”陳東興如是說。
像招牌羊肉煲、大團菜等年菜成“爆品”,背後是穩紮穩打的發展策略。作為汕尾本地食品加工企業,富珍食品發力鏈接上下遊,打通年菜產業鏈路。種植端方麵,積極與農戶、漁戶合作,利用本地水產、農業等資源,降低食材運輸采購成本;加工端方麵,升級中央廚房建設,提高年菜生產的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銷售端方麵,通過上架電商平台、與網紅達人合作等方式開拓線上市場。
“目前,富珍食品已建立實施ISO9001、ISO22000、HACCP管理體係,成立了研發中心和廣東省科技專家工作站。”陳東興表示,借助與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研發平台,推動汕尾年菜標準化、工業化和品牌化建設,同時讓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
據介紹,富珍食品擁有成熟的資源儲備,依托海珍酒樓40年的餐飲經驗,建立了超百人的菜品研發團隊。2022年10月,由富珍食品參與編製的《預製菜 汕尾小米(薯粉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是汕尾首個年菜團體標準,也標誌著汕尾年菜產業逐步邁向標準化。
文化與美食融合
做人情味濃的年菜
汕尾地處粵東沿海,是廣府、潮汕、客家三大地區的連接點。多元文化熏陶下,一大批極具地域特色的美食應運而生,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也是汕尾人民生活智慧的生動體現。
自成立以來,富珍食品一直在尋找汕尾美食背後的故事,希望找到文化和美食融合的切入點,講好汕尾年菜故事。陳東興說:“我們希望讓更多人在年菜裏找到情感契合點,從而產生共鳴,深入領略汕尾文化的魅力。”
據介紹,阿嫲薑醋蛋是“汕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重要原材料之一便是月子醋。作為百年醋釀世家,海珍酒樓創始人陳氏家族的“月子醋”曆經五代人傳承,如今又迎來了創新。“為提供品質穩定、質量優良的‘月子醋’,聯合科研院校改進汕尾傳統糯米醋生產工藝,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希望‘月子醋’更具營養價值,打造具有汕尾地方特色的品牌。”陳東興表示。
月子醋僅為其中縮影。在富珍食品的展示廳內,漁民粽、汕尾小米等地道產品惹人注目。其中,漁民粽遵循傳統手工製作,還原了舊時漁民家族的生活,曾榮獲“汕尾十佳旅遊手信”稱號;紫薯小米結合當代年輕消費者喜好,以全新外觀麵世,兼具顏值和風味。
“將地域美食變成年菜,需要從手藝轉化成為工藝,接軌廚房和廠房技術,完成口味還原。同時,市場定位、運輸半徑、保存方式等都要規劃。”在陳東興眼裏,地域美食所代表的消費群體看似小眾,卻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深挖文化打造出來的年菜是具有生命力的,也能讓汕尾美食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伍詠言
圖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