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與臨近市縣就飛地、神把插花地上的广东林木采伐申請發證達成協議,為林戶解決林木采伐許可證辦理難題。恩平
2024年11月,林改林精全國第二單、弘扬藍碳深圳試點經驗全國推廣第一單——恩平市鎮海灣紅樹林保護碳匯以198萬多元拍賣,橡胶創全國碳匯市場最高價。神把
2024年3月以來,广东推行林木采伐告知承諾製改革,恩平優化、林改林精簡化小額人工商品林采伐審批手續,已累計辦理林木采伐試點審批近百件。
再過不到5年,全國麵積最大、連片700多畝珍貴柚木林即將開采,預計收益超1.4億元,以20年采伐期計,畝收益高達20萬元……
發展林業產業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入選廣東省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先行探索縣後,江門市恩平市接續傳承弘揚“橡膠林精神”,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在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上多措並舉,因地製宜探索有效路徑,在資源盤活和產業發展等方麵實現“多點開花”。
江門市恩平市是“橡膠林精神”的發源地。
盤活資源:解決曆史遺留問題
小寒節氣前後,恩平市一萬餘畝茶枝柑已結束收獲季,茶枝柑是“廣東三寶”之一——陳皮的重要原料,其果皮製幹即為陳皮。
“這一季收獲了60多萬公斤,總產值已接近1000萬元。”江門市鴻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馮惠勝說介紹,2021年時該公司開始在沙湖鎮等地種植茶枝柑,目前種植麵積超過1000畝,已陸續迎來豐產期。
恩平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推動茶枝柑連片種植,恩平對適宜種植茶枝柑的地塊進行全方位摸底,推動“兩預兩委托”的土地流轉新模式,在整合低效竹園地和有關林地後,統一發包給種植大戶,有效解決了產業用地問題。
恩平茶枝柑收獲後進行果實分級。
2024年以來,恩平市越來越多的林地資源被盤活。在七星坑周邊林場,恩平市公有農墾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第三方合作,對區域內的1000畝野生茶園進行開發利用,注冊商標為“恩露竹韻茶”的第一批茶葉已上市。
在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上,推行林木采伐告知承諾製改革,不斷優化、簡化小額人工商品林采伐審批,自2024年3月以來已辦理林木采伐試點審批87件,還與開平等周邊縣(市)通過聯合簽訂林木采伐協議,解決了飛地、插花地上林地的林木采伐難題。
在公益林的創新管理上,開展江門地區首個公益林界定書製作試點,完成恩平市公益林專題監測界定書製作及錄入係統服務項目,推進全市33.32萬畝公益林矢量化管理,實現公益林範圍的精準劃定與動態調整,提升公益林的電子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林業碳匯的開發上,目前已統籌開發8.68萬畝的森林碳匯項目,持續提升區域林業碳匯能力,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還與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開展合作,通過科學開發藍碳,加強保護紅樹林等生態係統。目前第一監測期國有紅樹林保護碳匯量已經以336元/噸成功拍賣,成交額超過198萬元……
產業升級:加快發展林下經濟
茶枝柑、茶葉、香水檸檬、澳洲堅果、花卉、南藥……當前,在恩平的廣闊山林,林下經濟種植麵積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和經濟產值不斷攀升。
走進恩平越野農場,200多畝林地套種著澳洲堅果和香水檸檬,檸檬樹果實累累,澳洲堅果長勢喜人。“這裏原本都是龍眼等普通果樹,效益較低,在2021年進行了改種,香水檸檬當年種植當年收成,澳洲堅果也進入了掛果期。”農場負責人黃明溢介紹,目前香水檸檬市場行情較好,每公斤收購價可達10元左右。
在西檸王檸檬專業合作社的展廳內,各式檸檬加工產品琳琅滿目:檸檬紅茶、檸檬汁、檸檬片、檸檬膏……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黨組織+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製,扶持帶動廣大林農種植香水檸檬,為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村集體經濟注入新活力。
恩平將檸檬加工成各式產品,提升檸檬產業產值。
恩平簕菜可鮮食、可加工、還有藥食同源的功效,是遠近聞名的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這種植物原本長在山丘林地,被當地人作為“野菜”采食。
但如今,以年畝產2500斤,每公斤10元計算,種植一畝簕菜的年產值可超過2萬元。來自那吉鎮的李雪壯是江門簕菜茶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在1999年前後嚐試將簕菜加工成茶葉,如今已研發出簕菜湯包、簕菜啤酒、簕菜牙膏、簕菜肥皂等簕菜加工品。
李雪壯的兒子李勁新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回鄉,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轉化到家鄉山林特產的運作上,以簕菜為引打造簕菜文化創意園,還開發出很多適合年輕人口味的簕菜新菜式、新茶飲,以及形式多樣的簕菜主題農旅、研學項目。在兩代人的接續努力下,這一山野特產正煥發新機。
數據顯示,目前恩平全市香水檸檬種植麵積近2萬畝,總產值約4億元;茶枝柑1.1萬畝,總產值超2.1億元;茶葉超4000畝,總產值超3500萬元;澳洲堅果超1000畝,總產值超2500萬元。
“規劃引領,保障林業經濟穩健發展。”恩平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恩平正聚焦多個林下經濟特色產業,加快編製一係列林下經濟方案。與此同時,還將依托響水龍潭森林公園、西湖山地公園等優勢自然資源,結合“綠美恩平”建設發力培育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精神傳承: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在大槐鎮、東成鎮等地,全省麵積最大、長勢最好的柚木林鬱鬱蔥蔥,棵棵柚木枝幹挺拔、樹葉茂密。作為一種高價值的珍貴樹種,柚木常被用於高端家居、露天建築、造船等領域,但我國並非柚木原產地,人工柚木林的種植極難、麵積較小,國內多地曾試種柚木,多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柚木原木。
為了解決高端木材“卡脖子”的問題,早在2014年,廣東夥伴仲生態園有限公司便與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等有關單位合作,在恩平試種柚木,在攻克了土壤改良、病蟲害和台風等多個難關後,現已摸索出一套柚木標準化種植技術。再過不到五年,這700多畝柚木林將迎來采伐,預計收益超過1.4億元,以20年采伐期計,畝收益高達20萬元。
柚木長勢良好,陳保義每天都要巡山查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定要讓中國的高端木在世界闖出一片天!”該公司負責人陳保義希望進一步創新柚木栽培管理,帶動更多林農種植珍貴樹種,在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有助於解決我國珍貴高端林木資源長期匱乏的問題。
上世紀60年代,恩平曾打破外國專家的斷言,在大槐鎮成功種植橡膠樹,並成功生產出幹膠,“橡膠樹在北緯18~24度大麵積種植技術”斬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如今,大槐橡膠林已成為恩平大地的精神圖騰,蘊含其中的“橡膠林精神”推動著恩平持續開拓創新。
“傳承弘揚橡膠林精神,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恩平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恩平市的部分林地還存在資源碎片化以及森林質量需要提升等問題,接下來,恩平市各部門和鎮街將在資源整合、信息對接、數據共享、產業發展等方麵進一步強化合作,繼續深入貫徹廣東省林長令《關於全麵深化廣東省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令》精神,把準改革方向,進一步全麵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切實推動改革工作落地落實落細。
作者:張植宏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