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茉莉花双纹须歧角螟性诱监测材料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二)

来源:时间:2025-04-21 21:47:36

1.2.2 性信息素迷向誘殺技術對增產及防控效果的茉莉螟性計算

產量增減率=(處理區百花質量/對照區百花質量1)×100%(1)

防花被害防效=(1處理區花被害率/對照區花被害率)×100%(2)

防有蟲花防效=(1處理區有蟲花率/對照區有蟲花率)×100%(3)

防被害花有蟲防效=(1處理區被害花有蟲率/對照區被害花有蟲率)×100%(4)

防(蛀)枝防效=(1處理區枝被害率/對照區枝被害率)×100%(5)

1.3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DPS數據處理係統軟件及方法對各試驗調查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測定,采用Duncan新複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花双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類型誘捕器誘捕效果對比試驗

據8月21日至9月17日對比調查結果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表1)可見:粘膠型性誘捕器對雙紋須歧角螟的纹须誘集數量大,與自製簡易飛蛾型誘捕器之間的歧角誘蛾量差異極顯著(P=0.0012),誘捕效果顯著優於自製簡易飛蛾型誘捕器。诱监应用從整個試驗期間誘捕數量看,测材平均每個粘膠型性誘捕器誘蛾148.67頭,料筛平均每個自製簡易飛蛾型誘捕器誘蛾22.33頭,选及效果粘膠型性誘捕器的田间誘蛾量是自製簡易飛蛾型的6.66倍。

2.2 雙紋須歧角螟性誘劑誘芯篩選試驗

據9月29日至11月1日對比試驗調查結果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表2)得知:各種雙紋須歧角螟誘芯均顯著優於對照,茉莉螟性以N型性信息素PVC毛細管誘芯效果誘蛾量最高,花双平均誘蛾量為338.8頭,纹须其次為Z型誘芯,歧角平均誘蛾量為230.00頭,诱监应用在1%極顯著水平下,测材N型和Z型誘芯之間無顯著差異,M型和Y型誘芯之間無顯著差異,其平均誘蛾量為156.00~187.50頭,S型、X型、T型、O型、D型誘芯之間無顯著差異,其平均誘蛾量為103.33~130.67頭,P型、R型誘芯誘蛾量較小,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平均誘蛾量在31.8~37.7頭,不用誘芯的對照也有隨機的誘蛾量,平均誘蛾量為1.83頭。

2.3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與田間活雌蟲的誘捕對比試驗

據10月25日至11月3日對比調查結果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表3)得知:除雙紋須歧角螟R型性信息素PVC毛細管誘芯外,其餘類型誘芯平均誘蛾量均顯著高於活雌蟲和對照的平均誘蛾量,其中以Z型性信息素誘芯誘蛾量最高,效果最佳,其平均誘蛾數量為161.8頭,其次為M型、N型誘芯,其平均誘蛾量分別為145.2頭、143.0頭,在1%極顯著和5%顯著水平下,Z型和M型、N型誘芯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未安裝誘芯的空白對照誘蛾量平均為8.8頭,與R型誘芯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2.4 性信息素迷向和誘殺技術對夏季蟲害的防效及增產效應

2.4.1 田間幼蟲在夏季的發生動態及不同處理對害蟲的控製效果

從2015年夏季7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處理的田間幼蟲發生為害動態圖(圖1)中的對照區花被害率情況得知,在四川省犍為縣,進入7月中旬後,田間雙紋須歧角螟幼蟲的被害花率呈增長態勢,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該地區夏季發生世代的第一個危害高峰期,9月上旬為第二個危害高峰期。相對於對照區,性迷向處理區、性誘殺處理區對第一危害蟲峰均具有明顯的控製效果,持效期分別在30d和45d以上,除農民自防區外,各處理對夏季第二危害蟲峰控製效果不明顯。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生物災害科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茉莉酮茉莉香精±茉莉酸茉莉酮茉莉酸誘導體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