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饲料端禁抗后中草药将在饲料添加剂唱主角

来源:时间:2025-04-22 03:14:26

抗生素作養殖動物抗菌促生長的饲料饲料飼料添加劑在我國已有近40年曆史,其為我國畜牧業生產的端禁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促進畜禽健康快速生長繁殖等方麵立下汗馬功勞,抗后但在不規範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藥物飼料添加劑給人、中草主角畜、添加公共衛生等許多方麵帶來一些危害,剂唱2019年7月9日農業農村部以養殖動物應以人為本理念,饲料饲料為了符合WTO相關技術標準,端禁也為了養殖與國際接軌,抗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中草主角製訂了從2020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添加進口、剂唱經營、饲料饲料使用部分藥物飼料添加劑,端禁此後中草藥或將在替抗飼料添加劑中唱主角。抗后

1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現狀 

20世紀抗生素問世不久,人們發現抗生素對動物有明顯促生長繁殖作用,1950年美國首先使用抗生素作為養殖動物促生長飼料添加劑,20世紀80年代我國也開始使用抗生素添加劑,目前全世界共有20多種抗生素及10多種人工合成抗生素作飼料添加劑。抗生素添加劑促進動物生長作用機理:抗生素對動物體內許多病原菌有抑殺作用,增強機體抗病力;降低病菌對胃腸道中營養破壞和利用,從而提高飼料利用率;能使腸道變薄,有利於營養成分滲透與吸收,促進動物生長;促進動物機體脂肪分解代謝和氨基酸沉積,有增“瘦”減“肥”作用。

抗生素添加劑應用效果:促進動物生長繁殖,提高飼料報酬;增加動物體含瘦肉率、減少疾病發生率,並有一定抗應激作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使用產生的危害:其一是長期低劑量添加抗生素,會增加多種病菌產生耐藥性,可能加速“超級細菌”的產生;其二是長期添加抗生素,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滅腸道中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其三是未被吸收利用的部分抗生素,隨糞便排出汙染土壤、水源環境,最終通過食物鏈“過戶”到人體,危害人體健康;其四: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有些抗生素會被動物吸收入體,殘留在肉蛋奶中,雖經加熱仍不能使抗菌素失去活性,危害消費者健康;其五:可降低機體免疫。

2中草藥替代抗生素添加劑的優勢 

2.1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曆史悠久,具有強大生命力

據相關文獻記載在公元前三世紀時我國就將中草藥添加劑在畜禽飼料中作為防病促生長添加劑,有許多中藥配方流傳至今。

據現代研究證明在幾千種中草藥中,已確認有200多種中草藥具有免疫和抗病功能,有500多中草藥有抑製或殺滅病原菌作用,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檢驗篩選的具有促生長和保健功能的中藥飼料添加劑具有其它添加劑無法比擬的優勢,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具有強大生命力。
2.2具有“四無”特性 

(1)無毒或微毒:中草藥屬天然生態性,富含天然有機物或無機礦物,保持各種成分的自然狀態和生物活性,以及與動物體和人體的和諧性,大多數為食物同源經長期篩選和試驗,作飼料添加劑的中草藥均無毒,即使有毒經科學配方和加工等措施也可去毒害;(2)對病菌不產生抗藥性:一種中藥正常含有多種抑殺病原微生物的化學物質,中草藥通過配伍,達到同病異治效果,它們的自由組合配方和複雜的有機化學成分使致病微生物難以適應形成抗藥性,從而有效抑製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達到防病目的,(3)無有害殘留:中草藥所含多種活性化合物無毒,在動物消化道中通過消化吸收利用,經新陳代謝轉變為動物產品,剩下未被消化吸收物質轉變為糞便排出,如果說“殘留”,那是有益的物質殘留,如葉黃素、胡蘿卜素殘留可改善產品色澤,揮發油殘留可提高肌肉中不飽和脂肪酸等;(4)無汙染環保:中草藥本身無毒,不含病原微生物,易降解成肥料,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同時有些中草藥在腸道可殺滅絕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絡合吸附腸道中多種毒素、氣體,可達到減少糞便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蟲、臭氣等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汙染。

2.3多功能作用 

中草藥不但能抑製或殺滅病菌,而且有的具有抗病毒,驅殺寄生蟲,增強免疫、抗氧化,消除多餘氧自由基,消炎止痛,抗應激等功能。

2.4飼藥並用 

中草藥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元素、脂肪、糖類等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也分別含多種生物堿、苷、酚、有機酸等活性化合物,有保健作用。

2.5提高動物源性食品品質和品質安全係數 

中草藥中多種氨基酸可提高肌肉中膠原蛋白含量和產品的風味;中草藥中葉黃素、胡蘿卜素可提高動物產品色澤;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可提高肉蛋品營養性,對人體有保健作用;中草藥中多種化合物可清除或減少動物產品中有害物質,降低膽固醇等。

2.6資料豐富 

中草藥大多數為野生和部分人工種植,資料豐富,許多可就地取材或廉價獲得用之不盡節省開支。

2.7降低畜禽的溫室氣體產生和排放 

研究表明來自畜牧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甲烷溫室氣體對全球溫室效益的貢獻率已達到9%~18%,中草藥中的皂苷、單寧、精油、黃酮、丙酮等可調控甲烷菌、原蟲生長,清除或降低甲、乙、丁酸等產生甲烷的底物,有效降低畜禽甲烷的產生和排放量,為抑製全球變暖作出貢獻。

3中草藥替代抗生素作用機理研究 

3.1抗菌類中草藥的抗菌有效成分分析 

(1)抗菌類中草藥富含多種抑製或殺菌有效成分生物堿是已知的DNA嵌入劑和DNA合成抑製劑,可以通過抑製拓撲異構酶來抑製菌體的DNA合成而殺死病菌;單寧通過使菌體脫鐵、同菌體酶等蛋白非特異性結合的方式發揮抗菌作用,另外單寧還能凝固病原微生物中的原生質使細菌致死;皂苷的抗菌機理是其進入細菌細胞內形成含有甾醇的複合物,該複合物可導致菌體細胞破損,胞內的內溶物外漏,殺滅細菌;酚類的抗菌作用機理是通過對細菌細胞壁結構的蛋白質變性和凝固來實現的,通過改變H和K的滲透性使細胞質膜上的酚相互作用,離子成分的分散導致細胞壁的形成過程受阻,從而引起細胞內成分滲漏水分失去平衡,最終使細菌死亡;精油抗菌作用機理:破壞、降解細菌的細胞璧;破壞菌體細胞質膜;破壞細胞膜蛋白質結構;細胞被損,內容物泄漏;使細胞質凝聚;減弱質子運動力(PMF),精細中所含多種成分,它們抑殺病菌機製各異;如香芹酚能穿過菌體細胞膜,使蛋白質凝固破損,細胞內容物外漏而致菌死亡;肉桂酫有親核基團,易被菌體吸附,穿入細胞致菌體死亡;多糖抗菌:一是提高巨噬細胞對病菌吞噬功能;二是提高機體免疫力,調動動物整體組織共同來抗菌;溶菌酶殺菌作用機理:病菌的細胞壁主要由雜多糖苷與多肽組成的糖蛋白,而溶菌酶能專一催化水解此糖苷鍵使細菌細胞壁破裂而死亡;植物殺菌素抗菌作用機理是多方麵;如能抑製病原菌呼吸和新陳代謝,阻止菌體蛋白質或核糖核酸合成等作用來殺菌。

3.2非抗菌類中藥抑製病菌作用機理 

此類如補氣、補血等補益類中藥,此類藥體外試驗無抗菌作用,但在動物體內可間接產生抑菌作用,這類藥稱之為益生元,如黨參、黃芪、當歸、桔梗等,此類藥所含多糖(寡糖、低聚果糖等)為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生長增殖提供營養物質,此類中草藥還富含澱粉酶,澱粉酶能將澱粉和碳水化合物水解為低聚糖,促進有益菌增殖;維生素中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酸、泛酸、生物素、肌醇、膳食纖維素等物質均能促進有益菌增殖,另外此類中藥中多種有機酸也能促進有益菌增殖,而有益菌增殖可抑製有害菌增殖:乳酸杆菌通過阻斷粘附位點或通過產生乳酸及其代謝物來抑製大腸杆菌的定植和增殖,所產生的代謝物降低了胃pH,從而抑製病原體繁殖,未解離的有機酸可以穿透細菌細胞並破壞細菌的正常生理學結構致病菌死亡。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文科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煙酸皂苷黃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