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雷州市婦聯大力倡導美麗庭院建設,美丽以家庭為切入點引導廣大城鄉婦女創美院、庭院做美婦、高质格局建美家,小切口將“美麗庭院”打造成為延續家庭文明曆史、湛江州市展傳承鄉土記憶的市雷文化承載,一個個“美麗庭院”造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在雷州遍地開花。美丽
目前,庭院雷州市建設省“美麗庭院”示範戶1戶、高质格局“美麗庭院”10戶,小切口湛江市“美麗庭院”示範村1條、湛江州市展示範戶29戶,市雷雷州市示範戶500戶,以“美麗庭院”最小單元推動鄉村風貌從“一家美”到“一村美”,“一村美”到“村村美”擴展,以美麗庭院“小切口”助力雷州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美麗庭院+家的理想
家家都有小園林
美麗庭院是村民的小公園。王靜的家是三層半的別墅,有內外兩個小院,外院是一個約90平方米的綠植小院子,一進外院就是生機盎然的大榕樹。自美麗庭院示範戶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王靜的家公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園林設計,榕樹垂落根係拾掇的錯落有致,樹下擺放了石桌石椅,內院種了各種果樹花卉,果樹下養幾箱蜜蜂,各式各樣的盆栽擺滿庭院,還用LED小彩燈裝飾,小庭院越來越美好。
王靜家的小院子。
“林語堂先生曰‘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我喜歡這種詩情畫意的生活,喜歡擺弄花花草草,別人眼裏的廢品,在我眼裏也是寶,讓它們發光發亮,既美化了環境,也升華了自己的技藝與心境”,王靜的家公吳培利如是說。他對裝扮庭院情有獨鍾,自學園林設計知識,時常到山上、田邊、小溪邊收集鵝卵石、奇花異草做成花盆植綠栽花,院子裏的花草樹木都是他心血的結晶。
美麗庭院也是家庭的溫馨會客廳。走進雷州市唐家鎮田西村王秀珠的院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花草,菠蘿蜜樹、番石榴樹、荔枝樹樹蔭如傘,庭院裏建了小涼亭、乒乓球桌。二層別墅門口兩邊放著兩個大花盆,一進門,牆上掛滿了有關家風家訓的字畫。
王秀珠今年80多歲了,她把家風家教融於庭院建設之中,既要看著美麗,也要處著溫馨,以“十無益”格言作為自家的家規家訓和修養標準,是她的生活信念。
王秀珠家裏掛的字畫。
美麗庭院+非遺傳承
非遺技藝賦美庭院
被譽為“南方兵馬俑”的雷州石狗,見證了雷州半島幾千年的文化曆史。在湛江雷州市沈塘鎮沈中村,有一家雷州石狗非遺傳承庭院,它巧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設計風格,優雅別致,文藝氣息濃鬱。
2023年,90後海歸碩士陳苗接過家族傳承雷州石狗非遺的重任,創辦了應葵雕刻雷州石狗非遺傳承工作室。她致力於打造“美麗庭院+非遺傳承”模式,利用庭院改造提升為雷州石狗非遺文化展廳,在美麗庭院建設中融入雷州石狗非遺元素,為非遺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
在庭院中擺放造型各異的雷州石狗雕刻作品,以年輕人的視角去展示我們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新一代雷州石狗最精湛的雕刻技藝與最新穎的表現形式,代表了新一代雷州石狗傳承與發展的理解與追求。
多形式舉辦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雕刻演示,舉辦石狗雕刻技藝培訓課程,開展“非遺+”研學活動……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播下希望的種子。
以雷州石狗文化舉辦的“非遺+”研學活動。
美麗庭院+美麗經濟
小盆景激活“大錢景”
蒼勁古樸的羅漢鬆、淡雅優美的欖葉梔子花、各具風韻的春花、盤根錯節的八房柑……走進雷州市紀家鎮鹽灶仔村功夫盆景園,數千棵盆景整齊地擺放在花架上。這些盆景大部分出自80後青年陳林之手。
讀大學期間,陳林結識了從事盆景種植的朋友,了解到盆景產業的巨大潛力。他利用假期時間,開始帶著家人投身盆景培育。但他很快意識到,盆景產業不隻是挖樁賣樁那麽簡單,種植和造型技術才是重點。畢業後幾年,陳林響應“頭雁回歸創業工程“,帶盆景種植技術回鄉創業。
目前,他的功夫盆景園有占地4畝的盆景展銷區、占地80畝的盆景培育區和1個線上直播展銷平台,年產值300萬元,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到盆景種植的隊伍中來,讓村民們以多種形式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希望借助自身產業優勢和所掌握的園藝技術,引導村民共同發展盆景產業,定期為村民提供盆景種植、養護和銷售等方麵的指導服務,打造我們村的特色綠色產業新名片,共同走出勤勞致富之路!”看著園區一片忙碌的景象,陳林滿懷信心地說道。
庭院不在大小,一花一草皆是景,一磚一石皆是情。接下來,雷州市婦聯將持續培育“美麗庭院”示範戶,以點帶麵,形成人人愛綠、家家植綠、自覺護綠的生動局麵;將繼續挖掘文化名城文化亮點及本土自然資源,持續盤活“美麗庭院+”建設資源,發展特色蔬果種植、特色養殖、“農家樂”、特色加工作坊等,鼓勵廣大女性圍繞“美麗庭院”創業就業,拓寬“美麗庭院”向“庭院經濟”的轉化通道,助力雷州“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