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购北京超極合生匯西區、物中武漢SKP、心还西安薈聚、年购永旺夢樂城長沙星沙等10+個“巨無霸”商業炸裂登場,物中大體量商業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心还
其實,年购在商業地產領域,物中購物中心的心还體量規模一直備受關注。而隨著消費需求的年购迭代和市場競爭的加劇,2025年,物中購物中心還會越開越大嗎?心还
01
近五年新開業項目體量區間占比結構穩定
15萬㎡以上體量項目占比穩中有升
據贏商大數據,2024年全國新開業集中式商業項目430+個,年购新開業商業總體量約3400+萬㎡。物中從體量方麵看,心还中小體量(<10㎡,下同)項目占比67.66%(體量占比按項目數量計算,下同),大體量(10-20萬㎡,下同)項目占比28.44%,超大體量(≥20萬㎡,下同)項目占比3.9%。
拉長時間線看,近五年每年新開業項目體量區間占比結構相當穩定,各體量區間的占比每年有小幅波動,但不影響整體結構。將各區間對比看,中小體量與超大體量兩頭差距懸殊,中小體量項目是市場主流,且體量越小,占比越大,<5萬㎡體量區間發占比長期保持第一位。
近五年新開業項目體量區間占比表現:
<5萬㎡的項目占比長期排第一位,比例介於約33.69%-38.19%之間;
5-10萬㎡(含5萬,不含10萬)的項目占比排第二位,比例介於31.19%-34.76%之間;
10-15萬㎡(含10萬,不含15萬)的項目占比第三位,比例在20.41%-24.25%之間;
15-20萬㎡(含10萬,不含20萬)的項目占比第四位,比例在5%-8%之間;
≥20萬㎡的項目占比排最後,比例在2.3%-3.9%之間。
02
2025年擬開業項目中小體量占比有波動
大體量、超大體量占比變動不大
從2025年擬開業項目體量看,五個體量區間占比並未出現大波動。其中,中小體量區間占比為67.85%,同比2024年新開業項目該區間占比(67.66%)基本持平,不過區間內趨向於更大體量一側靠攏,具體表現為<5萬㎡區間占比下跌了6個百分點,5-10萬㎡區間的占比則增長了6個百分點;另外10萬㎡及以上的三個體量區間占比基本保持不變。
由此可見,2025年擬開業的購物中心不會越開越大,但也不會越開越小,雖然區間有小幅波動,但仍會繼續保持曆年以來的穩定結構。
03
雖中小體量商業當道
但大體量商業有其優勢
2024年新開業項目中,中小體量商業項目數量多達280多個,其中<5萬㎡的120多個,項目類型多樣,有社區商業、鄰裏商業、非標商業等,有新增量項目,也有城市更新或存量改造項目。整體看來,中小體量商業依舊當道。
“輕”、“巧”是小體量商業的優勢之一。小體量商業因規模小,開發占用資金相對大體量項目小得多,周期也更短,因此也是開發商更熱衷的項目類型。小體量商業業態品牌組合、應時調整也更靈活。
生活、消費習慣變化,社區型商業、鄰裏商業備受青睞。高頻、剛需以及小體量,成就了社區商業、鄰裏商業的高坪效,成為眾房企追逐的熱門項目。萬達商管、大悅城、萬科商業、寶龍商業、愛琴海商業、世紀金源、招商商管、碧桂園文商旅、保利商旅、融創、天虹等商業地產規模企業紛紛布局社區商業產品線。
圈層經濟催生個性化小體量商業。消費市場越來越細分,商業項目定位越來越垂直,客群精準的二次元主題商業、科技主題商業、寵物友好主題商業、以主理人品牌為主的非標商業等,多以小體量商業為載體而出現。
城市更新熱潮和存量改造盤活,推動中小體量商業項目集中入市。如2024年開業的紹興天地、上海金澤元·拾光裏、貴陽新印1950 discovery、深圳BREWTOWN啤酒小鎮等,均為老舊廠房更新改造的小體量商業項目;上海婦女用品商店、 上海HAI550、上海百聯ZX創趣場、南京KUMOLL酷青年中心A館酷漫城、北京JK FUN商城等,既有城市更新,也有存量改造,甚至還有二次元或非標等多重屬性標簽疊加。
2025年,又一大批體量在5萬㎡以下的小體量改造煥新項目正在來襲,如上海星鄰·生活薈、北京鼎好THE HUB(B座)、北京蓮花匯、寧波Z CORNER轉角場等等。
圖源:上海百聯ZX創趣場
再看大體量商業,雖沒有小體量商業的“靈活”,但卻勝在夠“大”,可以包羅萬象。業態多元、品牌豐富,輻射範圍大,它們往往是城市商業的形象代表,商業新標杆。
雖然大體量商業不會像小體量商業一般遍地開花,但他們也擁有特定的市場空間。2025年近20個“巨無霸”商業即將橫空出世,落位及分布都表現出明顯的特性。
城市核心商圈,商業提檔擴容亟需更新更高端的大體量商業,但這樣的機會並不多,可遇不可求。如上海徐家匯中心ITC Maison,位於上海“黃金”區位,徐家匯商圈核心位置,體量高達27.9萬㎡,“十年磨一劍”打造世界旗艦級購物中心。
高潛力新興商圈,在城市規劃和政策引導下,往往需要引入大體量旗艦級商業帶動區域商業發展。如25萬㎡的深圳大悅城,落地深圳規劃的五大世界級地標商圈之一的“前海-寶中商圈”,要打造灣區商業封麵。
再如上海前灣印象城MEGA,體量25.6萬㎡,是前灣商務區內首個商業項目,也是上海西部區域在建的最具綜合效應的全業態超大規模購物中心,定位為“國際化社交度假漫遊灣”。
城市外拓衍生的新區、區域商圈空白市場,消費力成熟,催生大體量商業落地,以滿足區域消費需求。50萬㎡的北京灣裏,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規劃打造超級商業娛樂綜合體,包括王府井WellTown、汀雲小鎮、諾嵐酒店三大板塊。
圖源:灣裏wanli
此外,鄭州鄭東萬象城(鄭東新區)、長沙望城永旺夢樂城(湘江新區)均位於城市新區。
當然,城市更新浪潮也在推動大體量項目的誕生,20萬㎡的北京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是海澱區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體。
一部分消費力較強的下沉城市,隨著城鎮人口加速流入,城市消費力快速提升,核心商圈也需要更大體量、更高能級的商業體來承載消費需求,以替代傳統的百貨商場。如南通金鷹世界、廊坊金茂覽秀城、襄陽襄州萬達廣場、株洲神農萬達廣場等多個20萬㎡及以上的大體量項目,均位於下沉城市。
大體量項目形態上,除了傳統模式外,消費者對鬆弛感商業的熱衷,讓“公園+商業”、微度假綜合體、文旅商業成為風潮。這些多為大體量綜合體,才有足夠空間承載零售和休閑空間。
奧特萊斯綜合體也是大體量項目中一抹亮眼的存在,上海首位SHOWAY一期、砂之船(銀川)奧萊江南不夜城、太原PARK1991奧特萊斯、杉杉(長沙)國際名品廣場等,以“品牌折扣+微度假體驗”的超大型奧特萊斯綜合體,如火如荼發展,並加速下沉。
04
結語
不同的市場,因發展階段、商業成熟度的不同,對小體量商業和大體量商業也有不同的需求。還有市場的變化,也在左右項目體量的大小。2025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不會普遍越開越大,而是根據區域和市場需求分化發展,既有小體量商業的興起,也有大體量商業的補充。
可以預見,目前體量區間占比結構穩定,以中小體量為主,大體量商業為輔的的局麵在短期內不會改變。未來,隨著商業地產市場發展越來越成熟,項目體量會順應市場需求,在動態中達到新的平衡點。
中國商業地產與零售連鎖行業中規模最大、最具品牌價值和影響力的行業年度盛典——第20屆中國商業地產節,緊跟商業時代發展主題,與行業頂尖大咖共探全球商業新知,把握時代機遇,引領行業前進方向。
致敬 · 影響中國零售商業20年——中國商業地產「金坐標」係列獎項現場頒發,旨在推動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的國際化發展進程,展示零售商業行業全產業鏈的優秀力量主體,記錄市場榜樣,助力行業發展。讓熠熠發光的光輝人物登頂,將榮耀記錄於行業之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