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资金震荡即港股市場12月的连续首個交易日,恒生指數收盤上漲0.65%。净流计港南向資金大幅搶籌,入机當日收盤時淨流入金額為196.54億港元,构预股為連續第13個交易日淨流入。上行近期,资金震荡南向資金搶籌港股力度明顯加大,连续11月淨流入超1250億港元,净流计港遠高於10月。入机
展望未來,构预股機構對於港股市場走勢並不悲觀。上行多位機構人士表示,资金震荡恒生指數在19000點有支撐,连续國內政策仍然在積極發力助推基本麵好轉,净流计港港股市場未來有望震蕩上行。
南向資金連續13個交易日淨流入
12月2日,港股市場主要指數震蕩走高。據Wind數據,截至當日收盤,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0.65%、0.90%、1.20%。
南向資金大踏步湧入港股市場。12月2日,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金額為196.54億港元,為連續13個交易日淨流入。
事實上,南向資金近期搶籌港股力度明顯加大。Wind數據顯示,南向資金11月淨流入1250.20億港元,遠超10月的838.15億港元,而7月-9月,南向資金的淨流入金額均未超過500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11月,南向資金已經連續17個月淨買入港股;截至12月2日收盤,南向資金年內淨買入總金額達7320.74億港元,創下十年新高。
從Wind跟蹤的港股通行業資金流向情況看,11月,南向資金集中淨買入銀行、商貿零售、醫藥生物、傳媒、電子行業板塊,淨買入金額均超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僅淨賣出美容護理、輕工製造這兩個行業板塊,淨賣出金額分別為1.05億元、0.72億元。
恒指19000點有支撐
近兩個月來,港股市場走出調整行情。
據Wind數據,在10月7日盤中創出23241.74點的年內高點後,恒生指數震蕩走低,最低觸及19054.40點,10月8日以來已累計下跌超15%。
在機構人士看來,港股市場在前期快速上漲後進行調整是正常的,恒生指數在19000點有支撐。
中金公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表示,短期看,恒生指數在19000點仍有支撐,但在外部不確定性仍懸而未決時,上行空間或也有限。劉剛認為,如果國內政策短期超預期,港股市場就可能會間歇衝高。
“近期美元指數及10年期美債利率衝高回落,海外流動性或迎來階段性‘喘息’機會。”華泰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以表示,短期看,地緣政治等海外因素或持續擾動市場節奏,港股市場或呈現震蕩格局。
中長期來看,開源證券海外市場團隊對港股市場表現持樂觀態度。其表示,未來半年內一攬子政策有望相繼出爐並刺激中國經濟基本麵,為港股市場提供支撐,後期宏觀景氣度及企業盈利回升有望帶動更多主動長線資金回流,港股市場或仍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
布局以穩為主 適度求進
對於港股市場的投資配置,王以建議持倉以穩為主,適度求進,可關注2024年盈利預期仍較穩健的保險、電信板塊,以及對海外流動性敏感的互聯網板塊。
“從配置層麵看,港股市場整體尚未擺脫震蕩格局,但更大的波動可能帶來更多積極政策的支持,也會提供再介入的時機。”劉剛建議,未來重點關注三類行業:一是行業自身供給和政策環境充分出清的板塊,例如,互聯網等部分消費服務、家電、紡服、電子板塊;二是政策支持方向,例如以舊換新背景下的家電、汽車行業,以及計算機、半導體等產業;三是具有穩定回報的品種,例如國企高分紅標的。
開源證券海外市場團隊認為,港股科技龍頭具備順周期複蘇屬性,同時受益於AI長期產業趨勢,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互聯網板塊業績成長性及估值綜合性價比優勢仍然突出,適合底倉穩健配置;階段性可選擇光學、半導體、汽車ADAS、電動工具等板塊作為積極配置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