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来源:时间:2025-04-22 05:16:14

備受矚目的中央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落下帷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曆來是定调当探尋來年中國經濟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和上一年相比,明年今年的经济會議更強調“穩”。

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第一句話就是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稳字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发力責任,各方麵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适当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靠前”短短一句話,中央政策“穩”字出現了四次。定调当而去年會議提出的明年總目標是“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经济可持續性”。工作

措辭的稳字改變體現了大環境的變化。今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內新冠疫情散發、房地產調控、部分地區限電限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經濟增速逐漸回落,投資、消費、工業等多項指標持續收縮。基於這一背景,穩增長的重要性在上升。

“‘政策發力適度靠前’反映了中央對於穩增長的訴求還是比較強烈的。這裏麵還提到各方麵都要積極采取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這就等於把穩定經濟的目標分解到了各個部門,包括財政層麵、貨幣層麵、地區層麵,都需要有相應的措施。”信達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李一爽對界麵新聞表示。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有兩層含義:一是審時度勢,預調微調,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變化劇烈,唯有保有提前量,才能最大化政策效果;二是應時順勢,有所作為,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在穩健靈活下保障流動性充足,為實體經濟源源輸血。

具體到政策方麵,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不但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且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

國盛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楊業偉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這句話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的同時,貨幣政策要創造環境進行配合,例如政府債券發行放量時,央行需要適當投放流動性進行對衝。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反映了總體政策力度的提升,相對於今年側重結構性的政策風格,明年可期待更多的總量政策。“尤其是在明年上半年,及時做好政策準備,給下半年可能麵臨的風險留下一個更具韌性的實體經濟複蘇基礎。”他說。

對於財政政策,會議要求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遏製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對於貨幣政策,會議要求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陶金指出,“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這表明明年財政政策發力將較今年有所提升,並對今年的財政支出進度進行糾偏。“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這句話是針對今年基建投資增速低迷的情況,預計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很可能將明顯回升。

截至10月底,財政收入已完成全年收入預算的91.8%,而支出僅完成全年預算的77%。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僅為14668億元,創年內單月規模最低。

基建投資方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比前9月回落0.5個百分點。分析師指出,今年基建投資受到多重因素製約,包括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偏慢、優質項目較少以及對項目的嚴監管等。

陶金表示,在財政支出進度加快的基礎上,預計中央還將加大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引導,提高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使用力度和效率。

除了宏觀政策,本次會議還部署了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

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製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製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結合。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形成紮實的科研作風。繼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製,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調動地方改革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製宜、主動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製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

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製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