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聯合南方農村報、理技廣東荔枝產業聯盟、训班茂名市水果產業發展中心、共话茂名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产业创新成功2024年荔枝果園冬季管理技術培訓會在茂名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及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全省熱帶水果農藥殘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升级术培要求,通過提升荔枝果園冬季管理技術,技术季管举行為來年荔枝的年荔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活動吸引了廣東荔枝產區生產企業、枝果合作社、種植戶等140多名代表參加。
克服大小年和凍害
荔枝冬季管理尤為重要
荔枝的“大小年”現象是荔枝產業中一個顯著而典型的問題,即荔枝樹在連續高產幾年後往往會迎來低產年份。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向旭指出,這一現象成因複雜,主要包括品種特性、惡劣天氣、營養不良和管理失當等多方麵因素。荔枝基因組的高度雜合性導致其在不同年份的生長和結果特性存在顯著差異,而極端低溫、幹旱、暖冬、高溫多濕等惡劣天氣條件則對荔枝的成花和結果產生不利影響。此外,荔枝樹在生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營養元素或管理不當,如控梢不當、疏花壓花技術不到位等,也會導致產量波動。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向旭
為了有效克服荔枝“大小年”現象,向旭強調了一係列關鍵技術。其中,健壯母枝的培養尤為關鍵,高質量的秋梢是良好的結果母枝,果農應調控末次秋梢葉色褪綠變黃,以確保花芽生理分化完成。同時,保障良好的灌溉條件也是穩定成花的前提,果農需加強灌溉設施建設,確保荔枝樹在關鍵生長期有足夠的水分供應。此外,針對極端低溫天氣,采用植物抗凍恢複液等防寒抗凍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通過提前給樹冠噴灑恢複液,可以有效提高荔枝樹的抗寒能力,減少凍害對產量的影響。這些綜合技術的應用,將有助於荔枝產業克服“大小年”現象,實現穩定高產。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思威
此外,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係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崗位專家、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思威聚焦荔枝的安全生產技術,詳細講解了農藥和化肥的合理使用規範,為果農提供了科學用藥用肥的指導,以降低農藥殘留,提升荔枝品質。
廣東省荔枝產業技術體係崗位專家董易之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荔枝產業技術體係崗位專家董易之針對荔枝花果期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控進行了深入講解,為種植戶提供了應對病蟲害的有效策略,確保荔枝樹的健康生長。
推動荔枝高質量發展
無人機應用成亮點
在培訓班的眾多亮點中,無人機技術在荔枝產業中的應用尤為引人注目。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係深圳綜合試驗站高級農藝師張樹飛詳細介紹了無人機在荔枝病蟲防控中的優勢,通過合理規劃航線、優化飛防作業參數等措施,無人機能夠實現高效、均勻的農藥噴灑,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同時,她還分享了無人機深圳實驗站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了適用於無人機的最佳施藥方案,確保在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時,不對荔枝果實品質造成顯著影響。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係深圳綜合試驗站高級農藝師張樹飛則展示了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在荔枝園中的創新應用,通過無人機噴灑農藥,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實現了農藥的均勻噴灑,減少了用藥浪費與殘留風險。
張樹飛的講解引發了參會者的熱烈討論,許多果農表示對無人機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一位來自湛江的荔枝種植大戶表示:“以前我們主要依賴人工噴灑農藥,不僅效率低,而且很難保證噴灑的均勻性。聽了張老師的介紹,我覺得無人機技術非常適合我們果園,計劃明年就引進這項技術。”
除了無人機技術外,培訓班還涉及了荔枝產業的多個方麵。向旭在展望2025年荔枝產業時指出,未來荔枝產業將朝著種植模式變革、機械化與智能化生產、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綠色生態果園建設等方向發展。他鼓勵果農們緊跟時代步伐,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荔枝的產量和品質。
在培訓班的最後環節,廣東荔枝產業聯盟還召開了理事會議及成員大會,就聯盟換屆工作方案、成員管理辦法及2025年工作計劃等事項進行了討論。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荔枝產業的健康發展。
此次2024年荔枝果園冬季管理技術培訓班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廣東荔枝產區的果農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荔枝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各項先進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推廣,荔枝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錢普貴
通訊員: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凡超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