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划重点!2022年金融行业如何确保“稳字当头”?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9:28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稳字当头

會議指出,中央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经济金融穩中求進,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议划重何确責任,各方麵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点年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行业

“穩”字當頭的稳字当头經濟大環境下,2022年的中央金融行業風向有何變化?與2021年相比,會議對2022年的经济金融金融行業發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界麵新聞梳理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金融相關的全部表述。其中,工作加強金融法治建設、议划重何确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製、点年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行业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製等諸多要點值得行業關注。稳字当头

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製

會議要求,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製,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

2021年是中國資本市場試點注冊製的第三年。2018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2019年,科創板在上交所開市,注冊製試點正式落地;2020年,深交所創業板開啟注冊製試點。

證監會市場一部主任李繼尊於近日表示,隨著科創板、創業板注冊製試點先後平穩落地,注冊製下的上市公司合計超560家,合計融資6000多億元。

李繼尊介紹,證監會正在研究修訂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則,以利於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下一步改革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堅定地走下去,隻要是市場約束比較有效的領域,就堅決放權。”

10月2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穩步推進注冊製改革,助力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注冊製改革是完善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大改革,也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

其實,早在2020年的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表示,將在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按照尊重注冊製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發展階段這三個原則,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製。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到:“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注冊製”,這意味著,全麵注冊製可能已箭在弦上。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當下,我國全市場推行注冊製的條件已經趨於成熟,從經濟總量上來看,2020年我國國內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是2020年GDP增速為正的唯一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100萬億元,這些基礎條件為全麵推進注冊製奠定了資金基礎。

國泰君安宏觀研究首席分析師董琦表示,當前,科創板、創業板注冊製試點漸趨成熟,北交所注冊製落地,全麵注冊製可能已箭在弦上,2022年內落地可能性較大,股權融資加速發展,直接融資比重將有所提高。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部副主任朱鶴認為,當前,金融與地產、基建脫鉤的趨勢逐漸明朗化,支持科技創新,特別是支持製造業創新投資和研發,或成為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的長期抓手。

“因此,2022年有可能成為支持科技創新的破局之年。無論是接下來的兩會、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還是下半年的中共二十大報告,應該都會有更多更詳細的圍繞科技創新展開的方向論述以及政策線索。”朱鶴表示。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表示,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結構性寬鬆的貨幣政策還將繼續深化和延續下去,比如再貸款、定向降準、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明年可能還將繼續實施。

“傳統行業並非完全沒有機會。穩增長和托住存量給了過去經營穩健、杠杆不高的企業擴張的機遇,借用金融政策的支持,可以逆勢擴張,外延式擴張,低價收購折價拋出的資產。”李奇霖認為。

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製

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主體責任。要強化能力建設,加強金融監管幹部隊伍建設。化解風險要有充足資源,研究製定化解風險的政策,要廣泛配合,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製。

12月9日,銀保監會就精準開展監管履職監督問責相關情況進行披露,問責人次呈明顯上升態勢,持續釋放監督問責越來越嚴的信號。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銀保監會係統就監管失職失責問題,共問責黨組織24個,問責監管人員871名。其中,2016年至2020年各年度分別問責監管人員29人次、104人次、109人次、74人次、171人次,2021年前10個月問責384人次,是2020年全年的2.24倍。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於近日表示,2022年,我國金融工作或將同時接受兩場“大考”。一方麵,五年一次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將對此前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行總結回顧;另一方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B)或也將開始對我國進行新一輪金融穩定評估(FSAP),總結回顧上一輪評估所提出建議的改進情況。

“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並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我國的金融監管規則也將繼續進階完善,對標看齊國際標準,監管力度將持續加強。”魯政委表示。

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

會議強調,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要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表示,提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的背景,一是我國既出現了投資動力不足,也出現了資本無序擴張的現象,因此既要鼓勵資本積極尋找市場機會,發揮企業家精神,加大投資,又要防止資本野蠻擴張,避免壟斷和產融的不當結合等。二是在規範資本無序擴張中,市場出現了一些擔憂,需正本清源。因而,提出了“紅綠燈”,不是一味禁止,而是疏堵結合,有效監管。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認為,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有正外部性企業的發展經營與全社會利益提升是共融的。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的行業和企業,能夠解決就業和擴大內需潛力的中小企業是要繼續支持的;但對社會有負外部性的企業,比如企業的經營發展與全社會的利益相悖,僅有利於少數資本持有者而損害公眾利益的企業,是要繼續加強監管的。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陳顯順表示,這一表態既強調規範,又強調發展。這一表態也可看出後續對資本的監管也將加強,而監管領域也可能從互聯網行業向其他行業邁進,資本將更趨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