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北京“家校協同 立德樹人”心理健康守護家庭行動公益項目在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正式啟動。朝阳长該項目將在北京市朝陽區開展試點工作,启动通過麵向區域內廣大中小學、心理行动向教幼兒園教師、健康家庭将面學生家長、守护师社區工作者及熱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誌願人員開展係列家庭教育培訓、組織家庭教育專題工作坊等活動,培训提升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北京整體水平。
項目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等單位發起,朝阳长旨在探索家庭教育創新發展的启动思路載體,為廣大家庭提供家庭教育領域更具科學性、心理行动向教針對性、健康家庭将面實用性的守护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指導和服務家庭教育的开展能力水平。
記者了解到,在家校社協同育人方麵,朝陽區措施不斷。今年1月,朝陽區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5月,朝陽區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共同體成立,首批58所實驗基地校成為共同體的牽頭單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更是立德樹人的起點和基石。”朝陽區教工委副書記陳先豹提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家庭教育,促進家校協同,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他表示,希望參訓教師能夠發揮專業優勢,切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珍惜這次培訓機會,認真學習,積極參與,不斷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家校合作,將“家校協同 立德樹人”的理念落到實處。
參加此次培訓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朝陽實驗學校校長馬紅強提到,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環境也隨之麵臨著巨大的考驗和挑戰。其分析,家庭教育方麵存在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單親家庭、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當等問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方式,學生在重複性、機械性學習生活中會倍感疲憊;社會教育中,互聯網影響下人和人麵對麵的交流少等等,這些都對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通過開展麵向學校老師和廣大家長朋友的心理健康培訓,對密切校家社協同育人、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衛國表示,要建好用好教育公益慈善平台,通過實施公益項目,促進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麵,促進在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製機製中全麵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化項目的創新實施,助力提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能力,促進增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整體性、係統性、綜合性、實效性。
當天,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做題為“校家社合作共育 守護家庭心理健康”的首場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