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開市已滿一周。扫货
在這5個交易日裏,北交除3隻目前正在停牌階段的所盛C身私募個股外,78隻個股中開市首周累計漲幅為正的宴里影百余家有机家數為13家。其中同心傳動漲幅居首,抢滩累計漲幅達305.5%。只新同輝信息在78隻個股中首周股價表現最差,股中构累計跌幅為30.92%。扫货
成交額方麵,北交北交所上市公司首周累計成交額為212.01億元。所盛C身私募其中,宴里影百余家有机貝特瑞首周累計成交額以16.6億元居首。抢滩
這場“盛宴”中可以看到多家PE、只新VC的股中构身影。如晨鳴資管密集參與精選層和北交所網下打新、扫货戰略配售, 在首批81家企業中拿下25家的戰投資格。 大地電氣、中設谘詢和科達自控三家背後閃現盈科資本、德同資本和深創投的身影。
Wind統計數據顯示,北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各類入圍創投私募合計數量過百家,包括政府引導基金、明星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等。
有私募機構人士表示,北交所能夠刺激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資階段將發生前移。
晨鳴資管布局北交所最密集,耗資上億“掃貨”
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當天,錦好醫療、恒合股份、晶賽科技的十大股東名單中,都閃現了一家來自青島的私募機構——晨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鳴資管)。
此次公開發行,錦好醫療引入了青島晨融鼎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持股比例占總股本的1.16%;青島晨融柒號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持有恒合股份1.25%股份;晶賽科技引入新股東青島晨融壹號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持股比例為0.3%。
前述晨融鼎和、晨融柒號、晨融壹號均是來自青島的晨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在當天上市的10家新股中,晨鳴資管以戰投身份參與了其中7家,分別是:科達自控、誌晟信息、晶賽科技、恒合股份、廣道高新、大地電氣、中設谘詢,7家企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177%。
根據晨鳴資管公布的數據,首批81家企業中,晨鳴資管拿下25家戰投資格,旗下5隻產品密集參與精選層和北交所網下打新、戰略配售,是精選層和北交所新股打新、配售參與積極度最高的機構投資者之一,累計戰略配售1.26億元。
晨鳴資管前身是“道一泉資管”,由郝筠、楊曉聲、彭翱三人於2016年共同發起成立。
資料顯示,郝筠於1984年加入山東壽光國資旗下的上市公司晨鳴紙業(000488.SZ),並於1997年至2012年在晨鳴紙業擔任董秘一職;楊曉聲自2015年起任新三板掛牌公司斯特龍股份的監事,此前,他曾在煙台麥特集團、煙台泰奧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多家公司擔任高管;彭翱現任青島奧林方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參與過ST威能、德潤能源等新三板公司的投資。
2018年,郝筠曾經任職的晨鳴紙業增資道一泉資管。2018年9月20日,晨鳴紙業披露公告,以自有資金認購道一泉資管新增加的注冊資本1200萬元人民幣。完成後,公司將占其擴股後注冊資本的20%。該份公告顯示,這次對外投資不涉及關聯交易,屬於股東大會和/或董事會審批之外的對外投資事項。
自此,道一泉資管正式更名為“晨鳴(青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晨鳴資管此次密集布局北交所上市企業,也是近年來青島創投風投機構加速聚集發展的縮影。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青島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598.58億元,增速居全國第5位;青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36家,居全國第10位,較上月增加4家,同比增長28.99%,增速居全國第2位;管理基金1583隻,數量居全國第10位,較上月增加49隻,同比增長96.89%,增速居全國第2位。
百餘家私募搶灘北交所,“投早投小”成新趨勢
即便有高瓴、阿裏等大資本“卡位”搶籌,在北交所宣布設立之前,諸多如晨鳴資管等嗅覺靈敏的私募已早早進場,完成資本布局。
Wind統計數據顯示,北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各類入圍創投私募合計數量過百,包括政府引導基金、明星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等;入圍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各類創投基金數量達到60家,占比74.07%。
來自丹桂順資產的一位投資人告訴界麵新聞,丹桂順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布局精選層,目前在精選層參與的企業已有14家,參與方式也從僅參與戰略配售到戰略配售、定增、老股主動買入全麵開花。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參與方式不同,收益方式也有區別,但核心均是看中企業的核心價值及長期發展能力,目前參與較多的方式還是以戰略配售或定增的方式,輔之以轉老股、大宗交易等形式。”他表示。
來自愉悅資本的一位資深行業人士表示,北交所成立,投資機構主要可從兩方麵獲益,一是北交所的交易規則縮短了退出時間;二是退出後獲得的資金可用於循環投資,絕對投資收益就會更高。
另一家私募機構的證券部研究員也談到了北交所對於投資機構循環投資的便利性。“北交所成立便於投資機構更快回籠資金,從而形成良性的‘投、管、退’的閉環。”
對於後續投資思路的變化,有私募機構人士表示,北交所能夠刺激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資階段將發生前移。
“北交所的設立可能會給投資人帶來一個比較好的影響:讓他們不僅僅關注後端的項目,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前端的一些專精特新的小項目上。”前述行業人士表示。“另外,VC、PE等投資機構應該有自己的根據地、自己獨特的差異化策略。”
另一位資深投資人表示,“投早投小”的變化與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原則並不相左。
“企業借助北交所的東風實現短期的爬坡是可行的,但從長期看,究其根本,企業需要穩紮穩打,穩固自身的核心價值,從而實現長期的價值。對於投資機構,核心仍是看中企業的核心價值及長期發展能力。”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