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低盐酱腌菜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时间:2025-04-22 02:01:59

 低鹽化是低盐醬醃菜產品發展的總趨勢,也是酱腌进展醬醃菜行業當前急需解決的新課題。本文簡單介紹國內外醬醃菜的菜工主要產品以及分類,闡明醬醃菜低鹽化的艺技研究重要性,主要綜述低鹽醬醃菜的低盐保脆、保藏工藝技術,酱腌进展並對低鹽醬醃菜產品的菜工開發前景進行展望。

GB2714-2015《食品安全標準醬醃菜》中醬醃菜定義為:以新鮮蔬菜為主要原料,艺技研究經醃漬或醬漬加工而成的低盐各種蔬菜製品。家庭傳統醬醃菜製作的酱腌进展主要目的是延長蔬菜貯藏期、彌補糧食不足。菜工隨著現代化工業的艺技研究發展,醬醃菜逐步轉變成人們日常佐餐食品。低盐隨著國民健康飲食意識的酱腌进展不斷提升,人們對醬醃菜的菜工需求也逐步轉向低鹽化和低糖化。

1醬醃菜分類及主要產品

NY/T437-2012《綠色食品醬醃菜》中主要分為醬漬菜、糖醋漬菜、醬油漬菜、蝦油漬菜、鹽水漬菜、鹽漬菜、糟漬菜、其他類8個類別。根據醃漬工藝分為發酵型和非發酵型醬醃菜。

我國醬醃菜曆史悠久,產地遍布全國,不同的生活飲食習慣造就各地特色風味,具有中國“北鹹南甜”的代表性特色。目前暢銷國內外市場的主要產品有北京甜醬八寶菜、北京冬菜、山東成武醬菜、浙江蕭山蘿卜幹、浙江甜黃瓜、揚州醬菜、四川泡菜、涪陵榨菜、鎮江醬菜、廣州增城市黃塘頭菜等。我國醬醃菜占據了國際市場的大分量,涪陵榨菜、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並稱世界三大名醃菜,四川泡菜、韓國泡菜、日本泡菜齊名,代表著當下國際泡菜的技術發展水平。

2醬醃菜低鹽化的重要性

我國地域遼闊,蔬菜種植和供應具有明顯差異,醬醃菜為新鮮蔬菜的貯藏和深加工提供了解決途徑。傳統醬醃菜的含鹽量、含糖量基本高於15%,生產加工過程存在亞硝酸鹽、防腐劑、色素等含量超標問題,長期食用容易造成食鹽、食糖等過量,加大了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引發機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2017年國家衛計委聯合發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要求全國縣(區)深入開展“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政策法規的頒布推動現代人健康理念的轉變,醬醃菜的選擇消費也逐漸往低鹽化方向傾斜,成為了鮮明的發展趨勢,而解決低鹽化和保質期之間矛盾的工藝技術也就成為了醬醃菜的熱門研究課題。

3低鹽醬醃菜的保脆工藝技術

醬醃菜脆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1)蔬菜品種及成熟度的影響;(2)果膠物質的分解程度;(3)細胞膨壓變化的大小;(4)細胞質構變化程度;(5)醃漬濃度的影響。因此,低鹽醬醃菜保脆工藝的提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3.1蔬菜原料的選擇

原料的選擇是醬醃菜生產加工的基礎。隨著新型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各類蔬菜的品質也得到了更好的改良和提升,這也為低鹽醬醃菜提供了一個更廣泛的選擇基礎,由此篩選出更適合低鹽度醃漬工藝的原材料。蔬菜原材料的采收要遵循適時、合理的原則,盡量避免由機械損傷帶來的原果膠水解影響,減少呼吸作用造成的營養消耗和品質下降。

3.2保脆劑的使用

醬醃菜加工過程中添加保脆劑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保脆方法之一,常用的保脆劑為CaCl2。鈣離子結合果膠酸形成果膠酸鈣鹽類,增強細胞間隙的粘連作用,具有良好的保脆作用。複合保脆劑的複配使用是近年來低鹽醬醃菜保脆工藝的研究熱點。各種無機鹽、有機酸、糖醇類物質的添加使用都能有效減緩鹽醃漬蔬菜硬度的下降速度,按照合理配比複配的保脆劑還能達到更優的保脆效果。李曉等按照一定配比形成乳酸鈣、醋酸、甘露糖醇複合醃漬劑,在7%的低鹽條件下進行黃瓜和仔薑醬醃菜工藝的探究。結果表明,複合醃漬劑對蔬菜樣品質構的保持有一定作用,但隨著醃漬時間的延長,蔬菜又出現了軟化現象,硬度下降。複合醃漬劑的最佳醃漬時間為60min。脆度是醬醃菜品質的衡量指標之一,保脆劑的添加有效解決低鹽條件下醬醃菜脆度下降問題,保障醬醃菜品質、延長產品保質期。

3.3保脆工藝

低鹽環境減弱了微生物的抑製作用,容易造成醬醃菜酸軟變質,有效抑製微生物繁殖也是一種間接的保脆方法。微波滅酶保脆工藝、超高壓殺菌工藝都為低鹽醬醃菜的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持,以達到良好的保脆效果。低溫冷藏條件下,醬醃菜的硬度變化減小,能有效保持脆度。而熱燙工藝對蔬菜原料中的果膠酶影響較大,酶活性降低,減少原果膠的水解程度達到保脆目的。

4低鹽醬醃菜保藏工藝技術

微生物侵襲是引起醬醃菜腐敗變質的關鍵因素,傳統醬醃菜主要利用高鹽度、高滲透壓來抑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醬醃菜的低鹽化降低了微生物的抑製作用,縮短了低鹽醬醃菜的保質期。因此,低鹽醬醃菜保藏工藝技術的研究關鍵在於抑菌滅菌,主要采用物理殺菌技術和化學保藏技術。

4.1物理殺菌技術

(1)巴氏殺菌

巴氏殺菌是防止醬醃菜變質最為常用、操作簡便且行之有效的滅菌方法之一。醬醃菜加工過程主要采用水浴或蒸汽方式進行,溫度一般在100℃以下,能滿足殺滅醬醃菜中生長的黴菌及酵母菌的需求,達到保藏目的。但熱力作用容易造成蔬菜質構脆度的變化,需要嚴格控製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同時還要考慮外包裝袋的耐熱程度,避免殺菌過程破袋的產生。巴氏殺菌產品的保質期通常隻有3~7天,為達到延長保質期的目的需要結合其他保藏工藝技術。

(2)微波殺菌

與傳統熱殺菌工藝相比,微波殺菌技術是新型的殺菌技術。微波是輻射的電磁波,其波長約在10-3~10-1數量級、頻率為300~30000MHz[7],通過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合力作用致使微生物活性物質變異或失活,從而達到殺菌效果。微波殺菌溫度一般為70~90℃,作用時間小於10min,具有升溫迅速均勻、加熱時間短、節能高效、營養物質流失少、風味物質損失少等優點,現在正在逐步應用於低鹽醬醃菜的生產工藝中。研究表明,微波殺菌技術對亞硝酸鹽的產生具有一定抑製作用。但微波殺菌對產品的包裝袋材質有一定要求,不能采用金屬容器或含鋁的包裝袋,同時在殺菌過程中存在產品水分受熱汽化引起軟包裝漲袋破袋等問題,仍需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3)超高壓殺菌

超高壓殺菌是一種新興的非加熱型殺菌方式,主要是以大於100Mpa的壓力作用於醬醃菜產品,並在較低溫度下維持一定時間,達到抑菌、滅菌、鈍化酶活性等效果。超高壓技術能很好的保持醬醃菜原有的色澤、硬度、脆度等質構,營養成分及風味的流失程度小,能有效解決低鹽醬醃菜保質期短的難題。但由於設備體積龐大、生產成本高、產品生產效率低下等原因,目前實際運用於生產的僅是少數幾家企業,大規模生產應用存在推廣難題。

(4)其他殺菌技術

研究表明,臭氧殺菌、輻照殺菌、低溫等離子體殺菌等高新技術也能達到良好的滅菌效果。但臭氧殺菌通常使用在包裝前的醬醃菜,容易出現後續包裝工藝帶入二次汙染的情況。輻照殺菌劑量過高或過低都會直接影響醬醃菜產品的品質,同時,輻射殺菌需要安全隔離空間進行操作,殺菌成本較高。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存在穿透性差、易受影響、能耗高等缺點。這些高新的殺菌技術目前處於探究階段,未能實際應用於低鹽醬醃菜的工業化生產中。

4.2化學保藏技術

化學保藏技術主要是通過添加防腐劑、抗氧化劑來緩解低鹽醬醃菜的腐敗變質,具有簡便、快捷、經濟、實惠等優勢,開發廣譜、高效的防腐劑是低鹽醬醃菜生產加工業技術研究的突破點,而生物防腐劑、化學防腐劑是當前的應用主方向。

(1)生物防腐劑

生物防腐劑是利用自然界植物、動物、微生物代謝產物通過發酵工程或者酶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取的工業化製品,目前用於醬醃菜的生物防腐劑主要有乳酸鏈球菌素、ε-聚賴氨酸鹽酸鹽、茶多酚、辣椒提取物、生薑提取物、植酸等。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中規定醃漬蔬菜生產中乳酸鏈球菌素的最大允許使用量為0.5g/kg。乳酸鏈球菌素是乳酸菌代謝過程產生的活性蛋白或多肽,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穩定、對人體安全、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已廣泛應用於食品生產工業中。單一生物防腐劑的抗菌譜較窄,利用多種防腐劑的協同作用進行合理複配,不僅能達到理想的防腐效果,還能降低生物防腐劑的使用總劑量,符合消費者對醬醃菜產品安全性的高需求。

(2)化學防腐劑

苯甲酸及其鈉鹽和山梨酸及其鉀鹽是醬醃菜中常用的酸性防腐劑。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醃漬蔬菜中苯甲酸及其鈉鹽的最大使用劑量為1.0g/kg,山梨酸及其鉀鹽的最大使用劑量為1.0g/kg。但這兩個防腐劑對醬醃菜中細菌、芽孢等的抑菌效果不理想,需要加大使用劑量才能產生良好的抑菌滅菌作用,是造成醬醃菜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標的原因之一。

5前景展望

現代健康食品的主要標誌是低鹽、低糖、低脂,醬醃菜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特色佐餐食品,低鹽化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在實際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單一的工藝技術難以滿足低鹽醬醃菜產品工業化的需求,而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有利於促進低鹽醬醃菜產品的研發及生產進度,為其在現代化食品行業中占據一席之位提供支撐。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輕工科技》2021年3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亞硝酸鹽果膠乳酸鈣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