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文冠果研究开发进展(一)

来源:时间:2025-04-22 02:47:21

文冠果是文冠優良的木本油料樹種,其食用、果研藥用、究开觀賞等綜合經濟價值頗高。发进文章介紹了文冠果的文冠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果研質量控製及開發利用現狀及進展。究开文獻調研發現,发进文冠果化學成分主要有三萜、文冠黃酮、果研脂肪酸、究开苯丙素、发进甾體類、文冠酚酸和有機酸等;藥理作用主要包括神經保護、果研抑菌、究开抗氧化、抗腫瘤、抗炎鎮痛、抗HIV、抗凝血等。文冠果在醫藥、食品、化工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具有深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為無患子科文冠果屬植物,又名木瓜、僧燈毛道、溫旦革子,原產於我國北方,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以南,東起遼寧,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蘇北部。生於海拔52~2260 m處的荒山坡、溝穀間和丘陵地帶。味甘、微苦,性涼,能祛風濕,消腫止痛,斂幹黃水,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內熱,皮膚風熱等症,曾列入197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文冠木Lignum Xanthoceratis為文冠果的幹燥莖,是我國蒙古族常用的藥材,又稱西拉·森登,也主要用於祛風濕及風濕內熱,始載於《四部醫典》第二部理論藥物篇。《蒙藥學》中曾記載:文冠木可治療疥癬、瘰鬁癰腫、瘀血紫斑、關節疼痛、布氏杆菌病等。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有關文冠果研究及開發利用進展等方麵的報道進行了綜述。

1化學成分

文獻報道文冠果中化學成分190餘種。文冠果果殼、種子、果柄、莖、花和葉等部位的化學成分以三萜類和黃酮類化合物為主,其中果殼、果柄及枝主要以三萜類成分主,共76個;莖、葉中主要以黃酮類成分為主,共29個。此外還有豐富的苯丙素類、甾體類、酚酸類、脂肪酸類等化學成分。

1.1三萜類

文冠果果殼及果柄等部位含有豐富的三萜類化合物(表1),且三萜類化合物是文冠果中報道最多的一類成分,其母核結構主要為齊墩果烷骨架結構的玉蕊醇型,此外還有羽扇豆烷型、甘遂烷型、環阿屯烷型、羊毛脂烷型等(圖1)。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中藥雜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黃酮研究布氏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