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致敬!有“种”的水产人

来源:时间:2025-04-22 02:08:22

致敬!种有“種”的致敬水產人 | 水產有種_南方+_南方plus

中國水產種業“第一展”年度盛會再啟動!以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為契機,致敬南方農村報特策劃“水產有種”專欄,水产推出有種的种聲音、有種的致敬企業、廣東種 全國養等係列宣傳,水产展示我國水產種業的种最新發展成果,促進更多產業研發、致敬生產、水产應用之間的交流、交易,敬請垂注。

他們披星戴月、不避寒暑,守護每一尾苗種成長;他們苦心孤詣、努力鑽研,隻期盼農戶池塘裏再多一份效益。他們是有“種”的水產人。

日月更替,時光流轉。伴隨著中國漁業的發展腳步,水產種業從零起步,成長為世界規模第一、技術領先的大產業。追隨著先輩們的足跡,一代代種業人心懷夢想,為了水產業高質量發展而奮鬥不止。

在波瀾壯闊的發展大潮中,湧現出一批傑出代表,他們紮根行業,深耕市場,創出一個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在他們帶領下,大量優質苗種供應市場,不僅幫助越來越多農戶養殖致富,還成為各自領域中優質產品的代表,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致富苗”。

2024年11月22-24日,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即將舉辦。本文特整理當前國內水產種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家,通過他們的故事,向成功者致敬,為奮鬥者喝彩,共同描繪中國水產業更加美麗的畫卷。

海茂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國良:

堅守蝦苗業40載,中國高抗病蝦苗領航者

海茂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良

上世紀80年代初,陳國良進入蝦苗繁育行業,1987年,海茂正式創立。1997年,他引進並推廣南美白對蝦,為這一品種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到2010年,海茂選育出南美白對蝦良種“中科1號”,是我國首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對蝦新品種之一。2016年,海茂收購美國Primo種蝦公司,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掌握國外優質對蝦種源,成為中國蝦業發展的重要大事。2022年,海茂聯合多家單位,選育出對蝦新品種“海茂1號”,兼具高抗病和長速快兩大優勢,不斷提高養殖效益。

對蝦新品種“海茂1號”

目前,海茂種業已發展成為業內領先的大型水產種苗集團企業,總育苗水體超過10萬立方米,總養殖麵積800多畝,基地總占地麵積超過3000畝。

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江謝武:

蝦苗銷量全球最大,種業創新跑出“加速度”

海興農集團董事長江謝武

海興農水產種苗繁育中心

提起海興農,在國內蝦苗行業赫赫有名,到2022年,其蝦苗年銷量超過450億尾,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蝦苗企業。

亮眼的業績背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鬥。2003年海興農起步時,優質種苗基本依靠進口,不但優質的種質資源和尖端育種技術被國外壟斷,各類育種儀器、設備等硬件和測試程序等軟件也要進口。江謝武帶領不到十個人的初始團隊,幾乎是從零起步,到如今建立了國際上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凡納濱對蝦種質資源庫,構建了全方位的無特定病原(SPF)生產技術體係。從2016年至今,對蝦新品種“海興農2號”“海興農3號”“海景洲1號”接連問世,為中國對蝦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巨大作用。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丹:

育成中國第一個白對蝦新品種,打造國家級育種基地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

在業內,陳丹創立的恒興一直是對蝦業領軍企業。2001年,在投身水產業不久,他就開始了對種業的籌劃。在湛江,他大力籌建了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率先開展係統性、持續性的對蝦良種選育。2010年,他帶領團隊培育出南美白對蝦新品種“中興1號”,該品種抗病能力顯著,成活率更高。2024年,恒興研發的“中興2號”對蝦新品種通過審定,對弧菌抵抗力提高20%以上,有力推動養蝦業健康發展。

中興1號

目前,恒興種業公司已擁有10個大型選育基地,在全國建立及合作種苗場40多個,苗種產量和品牌口碑穩居市場前列。

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健輝:

加州鱸良種先行者,引領行業發展新時代

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健輝

在加州鱸行業,梁健輝和他創辦的梁氏種業,可說是無人不知。作為中國第一個加州鱸良種的推廣單位、國內加州鱸新品種產銷量最大的企業,梁氏種業持續推動加州鱸向飼料養殖轉變,為產業格局變革發揮了重大作用。

梁氏種業苗種生產車間

1995年,出身於農家的梁健輝從事水產苗種繁育,經過二十多年不懈努力,企業從一家小魚苗場成長為集團化運作的現代水產種業企業。梁氏種業開發出大口黑鱸(加州鱸)“優鱸3號”、全雌翹嘴鱖“鼎鱖1號”、白金豐產鯽、禾花鯉“乳源1號”水產新品種,並研發培育了“白金鯽3號”“鼎鱖3號”等新品係,並積極探索養殖病害防治新思路、新技術。目前,公司年產種苗超過30億尾,覆蓋養殖麵積超百萬畝。

江蘇數豐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國梁:

三十年專注一條蝦,打造中國羅氏蝦頭部品牌

江蘇數豐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梁

從大學教授到企業老總、國家級水產良種場負責人,三十年來,楊國梁為了育好一條羅氏蝦苗,始終奮戰在生產一線。他帶領團隊創建了3家羅氏蝦遺傳育種中心,2家國家級羅氏蝦良種場,主持完成了2個羅氏蝦新品種選育,蝦苗銷量達50-70億尾,約占全國市場的近30%,成為羅氏蝦苗的“質量標杆”,推動中國連續20多年羅氏蝦養殖量世界第一。

羅氏沼蝦“數豐1號”種蝦養殖基地

2015年,楊國梁創立數豐種業,他帶領團隊建設隔離保種基地,並在養殖區建立了P2級實驗室,從源頭杜絕“鐵蝦”病毒危害,為解決病害危機發揮了積極作用。他還組織科研力量,積極研究虹彩病毒等病害防控措施,帶動更多蝦農增產增收,為產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文兒:

中國最大羅非魚苗企掌舵人,矢誌不渝為產業築基

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文兒

在中國,哪個羅非魚苗品牌最好?寶路必然是最多人的選擇。2006年,挪威籍華人袁文兒將選育科技帶進海南,開啟了“一條魚”的革命。為了培育一尾好苗,他能夠堅持連續14年企業虧損,卻依然每年投巨資保存所有家係資源。

袁文兒在挪威水產遺傳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引進了吉富品係羅非魚全套家係,采用世界先進的生物標記和遺傳育種技術,並從世界各地引進羅非魚種質,建立起羅非魚的種植基因庫。20年來,羅非魚行業跌宕起伏,絕大多數曾經的同行都已退出,但以袁隆平為榜樣的他一直在堅持。現在,寶路羅非魚已選育20代,魚苗銷量占據25%國內市場,年產魚卵20億粒。為了做好這條羅非魚,70歲的他仍然在奮鬥。

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希瑞:

構建本土四倍體種質群體,創建國內最大牡蠣產業體係

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希瑞

讓牡蠣個頭更大、成活率更高,肉質更鮮美,這是郭希瑞帶領青島前沿種業團隊不斷追求的目標。

前沿1號

自2009年開始,前沿種業技術團隊開始牡蠣多倍體良種研發。2022年,培育出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倍體牡蠣水產新品種長牡蠣“前沿1號”,長速30%-80%,並解決牡蠣繁殖季節過後不能上市的問題,極大推動行業發展。

目前,前沿種業擁有國內最大的牡蠣產業體係,有苗種擴繁基地57家,養殖示範基地36家,戰略合作基地3家,實現了牡蠣主產地全覆蓋。經過技術攻關,2024年,公司主導選育的福建牡蠣新品種“前沿2號”通過審定,將為牡蠣產業發展再建新功。

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曉東:

培育首個河蟹新品種,開創蟹苗業新格局

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

在東北地區,說到河蟹產業發展,無法繞開李曉東以及他創辦的光合蟹業。李曉東從養蟹起步,帶領科研團隊突破了河蟹工廠化人工育苗、河蟹土池生態育苗等技術難關,不僅探索出成熟的稻蟹共生模式,並以此為抓手,大力推動河蟹育苗技術,不斷提高河蟹種苗質量水平。

河蟹新品種“光合1號”

從2000年到2011年,李曉東組織各方力量,投入2000多萬元選育出河蟹新品種“光合1號”。“光合1號”是我國第一個河蟹新品種,具有成活率高、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的優勢,備受廣大養殖戶追捧。如今,李曉東提出把“稻田養蟹”變為“蟹田種稻”,並帶領團隊繼續豐富育種材料資源,研發更適合此模式的苗種,為農民們帶來更大財富。

江蘇盱眙龍蝦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曉東:

選育我國首個小龍蝦新品種,力推產業鏈升級

江蘇盱眙龍蝦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東

小龍蝦是我國極受歡迎的水產品,其中“盱眙龍蝦”是最響亮的品牌之一。2023年,“盱眙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53.12億元,連續8年位居全國水產類榜首。麵對火爆的勢頭,張曉東始終清醒地看到,盱眙龍蝦要實現差異化發展,將戰略賽道從“大養蝦”轉至“養大蝦”,首先要從良種抓起。

小龍蝦新品種“盱眙1號”

在他主導下,公司和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合作,連續攻關十二年,選育出我國第一個小龍蝦新品種“盱眙1號”。和普通品種比,“盱眙1號”養殖體重可提高18%以上,被譽為“超級”小龍蝦。張曉東還擔任了盱眙龍蝦全產業鏈委員工作室召集人,聯合全產業鏈力量,為打造“一蝦先行,諸業並進”而共同努力。

“我們”

每個人都是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水產業的進步,離不開每個個體的努力;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傑出的領軍人物,更需要全體從業者的的成長。

當前,水產業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以大食物觀為指引,以現代化種業為基礎,水產業打破地理環境的限製,向高原沙漠、深海遠洋進軍。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中,越來越多力量集結,耕海牧漁,加快打造“藍色糧倉”。

對於每個從業者來說,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提高認知水平和技術能力,以更強的發展意識,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導,也是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每人貢獻一份正能量,終會形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偉力。

延伸閱讀↘

撰文:孫歲寒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黃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