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穩定性考察
標準物質的氩气氧氮氧化乙烷乙烯乙炔研制穩定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和環境條件下,標準物質的中氢特性量值保持在規定範圍內的性質。筆者所研製的碳氧標準樣品穩定性試驗起止時間為 2018.06~2019.06,穩定性檢驗利用新配製的化碳混合濃度接近的氣體標準物質作為標準,測定樣品中各成分的甲烷含量,分析條件與均勻性檢驗一致。气体表 5 為標準物質中乙炔含量的标准穩定性試驗數據。
由表 5 數據計算得 | b1 | < s(b1) · t0.95,物质5,表明乙炔濃度沒有顯著變化,氩气氧氮氧化乙烷乙烯乙炔研制配製的中氢混合氣體標準物質在12 個月內其特征量值是穩定的。
2.5 定值不確定度
采用純氣體標準物質配製氬氣中氫、碳氧氧、化碳混合氮、甲烷一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标准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氣體標準物質,采用稱量法配製值作為標準值。對定值不確定度有貢獻的主要因素有:配製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包括原料純度引入的不確定度、稱量產生的不確定度和稀釋氣中雜質組分含量引入的不確定度),以及樣品均勻性、穩定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2.5.1 配製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 u1
配製引入的不確定度包括稱量引入的不確定度、氣體相對分子質量引入的不確定度、非組分雜質引入的不確定度及組分雜質引入的不確定度。
2.5.2 均勻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u2
利用均勻性檢驗數據,根據 JJF 1343–2012 《標準物質定值的通用原則及統計學原理》計算標準物質均勻性引起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計算按 u2=sbb=
進行計算,其中啊 s12 為組間方差,s22 為組內方差,以 50μmol/mol 氫氣為例,其均勻性引入的不確定度為 0.36。
2.5.3 穩定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u3
利用穩定性檢驗數據,根據 JJF 1343–2012 《標準物質定值的通用原則及統計學原理》計算長期穩定性引入的不確定度。為簡化過程,在計算混合氣體標準物質穩定性引入的不確定度時,選取各組分中濃度最大的量值不確定度作為穩定性對總不確定的貢獻,其不確定度按 u3=s( β1) · X 進行計算,以 50 μmol/mol 氫氣為例,其穩定性引入的不確定度為0.60。
2.6 標準物質定值的擴展不確定度
取均勻性引入的最大相對不確定度和穩定性引入的最大相對不確定度,與標準配製過程引入的最大相對不確定度一起合成,得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標準物質定值不確定度服從正態分布,置信度為 95% 時包含因子 k=2,則相對擴展不確定度U=kuc。混合氣體標準物質中,9 種氣體組分的標準值、相對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擴展不確定度列於表 6
3 結語
采用稱重法製備氬氣中氫、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氣體標準物質。試驗結果表明,所研製的標準氣體均勻性、穩定性良好。該標準物質可為變壓器油溶解氣的含量檢測、分析方法確認及量值溯源提供參考依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於《化學分析計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標準物質,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