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果实的告白:潮州“凉果侠侣”的非遗情缘

来源:时间:2025-04-22 04:14:43

果實的凉果侠侣告白:潮州“涼果俠侶”的非遺情緣 | 非遺農韻_南方+_南方plus

(潮州涼果製作技藝:果實的告白 | 非遺農韻,時長共5分07秒)

走進潮州市文祠鎮“老字號”文香食品廠,果实年份數十年的白潮老香黃靜靜地躺在架子上,散發著獨特的非遗濃鬱香氣,一台古樸的情缘揚琴靜靜地擺放在客廳中央。每當空閑,凉果侠侣廖澤冰便坐在揚琴前,果实手指輕撥琴弦,白潮悠揚的非遗琴聲在空氣中回蕩。他的情缘妻子鄭良珠則端坐對麵,品著香茗,凉果侠侣靜靜欣賞。果实兩人相對,琴瑟和鳴,非遗恰如在非遺涼果事業上數十年如一日的情缘結伴前行。

潮州文香食品廠裏,琴聲飄揚,涼果飄香。

夫妻二人結緣潮州涼果,均有著非遺傳承人的身份——廖澤冰是潮州老藥桔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香食品廠廠長,鄭良珠則是潮州黃皮豉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香食品廠經理。

老藥桔與老香黃、黃皮豉共稱“潮州三寶”,被譽為廣式涼果中的極品,深受潮人的青睞並享譽海內外。作為潮州涼果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廖澤冰和鄭良珠以畢生的熱情與執著,攜手探索與踐行這一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之路。 

攜手並進,數十年練就的“涼果俠侶”

廖澤冰,外表黝黑,沉默寡言,但每當談及涼果,他的眼中便閃爍著光芒。而鄭良珠,則是一個直爽、幹練的女子,言語中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情。性格互補、誌向一致的兩人,是生活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更是工作上相互鼓勁的最佳拍檔。

回憶起初次相識的情景,廖澤冰的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那時的他,經常到梅州收購橄欖,而鄭良珠恰好是梅州人。一來一回之間,兩人因橄欖結緣,逐漸走到了一起。

鄭良珠(左)與廖澤冰(右)。

從最初的創業艱難,到如今的規模初具,兩人早已成為了彼此最熟悉的人。鄭良珠讚賞:“他(廖澤冰)做事情認真,刻苦耐勞。做我們這一行比較辛苦,要有耐勞的精神才能堅持下去。而且他還是學音樂出身的,做事情追求極致,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做得有頭有尾。”廖澤冰回應道:“她(鄭良珠)是我的賢內助,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堅持非遺技藝製作的這些年,充滿了艱辛與不易。鄭良珠回憶道:“以前天然日曬的環節,需要看天吃飯。天一下雨,別人往屋裏跑,我們往曬場跑。夏天炎熱時也容易中暑。但每次看到丈夫那麽辛苦,我就告訴自己不能退縮。後來我們改良升級的全玻璃曬場,對涼果進行晾曬,既防塵又防蟲,效果好多了。”經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後,兩人的關係愈發緊密,他們的非遺涼果之路走得越來越堅定。

對於二人,潮州涼果是事業,也是生活。廖澤冰:“謝謝你這麽多年對我的支持,還有工作上的支持。我們(兩夫妻)要把這個事業做得更好。”鄭良珠則笑著回應:“我嫁給了一個人,又嫁給了一份事業我們互相鼓勵,一起成長。”

薪火相傳,是師傅也是家人

廖澤冰與鄭良珠的技藝傳承,都源自一個共同的起點——文香食品廠及其創始人廖裕波。

文祠鎮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盛產橄欖、枇杷、楊梅、青梅、柿、黃皮等,品種繁多。廖裕波於1966年在文祠鎮中社村上珂創辦了“文香園”食品小作坊,利用當地的水果資源,結合祖傳的潮州涼果蜜餞和小菜製作技藝,生產出了老藥桔、佛手老香黃、黃皮豉、烏橄欖等產品,深受街坊鄰居的喜愛。廖澤冰自幼便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對老藥桔的製作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老藥桔與老香黃、黃皮豉共稱“潮州三寶”。

“我就是從父輩那一輩傳下來的,傳到我這邊已經是第五代了。我從小就知道,我以後要像我父親一樣來做涼果。”廖澤冰談起父親——文香食品的創始人廖裕波,言語中透出些驕傲。

廖澤冰回憶起學藝之初,“從初中就開始接觸這項老香黃製作,當時因為偷懶懈怠還被父親用鞭子教訓了一頓。”他笑著搖了搖頭,“不過也正是那次教訓,讓自己更加認真地對待這門技藝。等到了入門約七八年的時候,做出來的涼果才獲得了父親的讚揚。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而鄭良珠的學藝之路則充滿了偶然與驚喜。鄭良珠的師傅正是她的家公——廖裕波。她的梅州老家也盛產水果,“老一輩都說黃皮有化痰止咳功效,但以前的我從來沒想過可以用它製成黃皮豉,而現在的自己還成為了這門手藝的傳承人”。

被譽為“正氣佳果”的黃皮豉。

鄭良珠於2002年師從家公學習黃皮豉的製作技藝。在家公細心的教導下,她刻苦用心地學習。黃皮豉蒸煮是個辛苦活,在上蒸籠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燙傷到手。她一邊工作一邊總結經驗,師傅總是手把手教她怎樣看火候。火候不夠會導致口感太苦澀、皮太硬。鄭良珠仔細觀察反複實踐,終於掌握了這項重要工序。經過反複實踐,她熟練地掌握了黃皮豉的製作技藝,她製作的黃皮豉味道甘香、果香濃鬱,惹人垂涎。

如今,鄭良珠主要負責食品廠工人的培訓和製作流程的標準化,而廖澤冰則專注於製作技藝的提升和產品的創新。他們分工明確,但又緊密相連,共同推動著涼果事業的發展。 

推陳出新,讓非遺涼果有更多可能性

在文香食品廠的熬煮車間內,香氣四溢。新鮮的佛手果經過繁複的“古方九製”工藝,逐步製成號稱“百年佛手抵黃金”、具有消食、開胃、潤肺等藥用功效的老香黃,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

製作老藥桔時添加的中藥材成分是廖澤冰的“獨門秘籍”。

隨著潮州涼果行業的逐步發展,製作工藝各異、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逐漸凸顯。鄭良珠指出,市麵上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減少藥材添加,導致市場上產品優劣難辨。同樣,潮州三寶膏的製作和包裝雖有新意,但缺乏統一標準,影響消費者判斷和行業規範。

為應對這一挑戰,《潮州三寶膏(涼果製品)》團體標準出爐,並於2024年9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出台,解決了產品歸類不明確的問題,為涼果生產提供了明確指導。”廖澤冰分享,自己作為潮州市潮州三寶涼果協會會長,在標準製訂過程中,牽頭深入企業調研,嚴格規定原料選取、農藥殘留等要求,確保產品質量高於國家標準。

廖澤冰還觀察到,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提升,傳統涼果的高糖分成為行業發展瓶頸。他們決定對傳統工藝進行創新改良,以益生元等優質甜味劑替代部分白砂糖,優化配方和工藝。經過多次嚐試,他們成功研發出低糖涼果創新產品,產品將在不久的將來上市,與消費者見麵。

曆經“九蒸九曬”的老藥桔方為上品。

在廖澤冰和鄭良珠等一批非遺傳承人的努力下,潮州涼果這一傳統行業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他們腳踏實地,守正創新,通過標準化、機械化生產提高產量和質量穩定性,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潮州涼果。同時,他們積極收購農產品,幫助農村低收入人口在家門口就業。“目前,工廠已提供多個就業崗位,年收購橄欖、黃皮、佛手果等農產品數百噸,為當地農民帶來可觀收入。”廖澤冰說道。

在潮州這片土地上,廖澤冰與鄭良珠這對“涼果俠侶”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他們的故事。這不僅是關於愛情和夢想的甜蜜篇章,更是關於非遺技藝傳承和創新發展的佳話。在他們眼裏,涼果不僅是食品,更是文化和傳承的紐帶,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潮州這項舌尖上的非遺,接續傳遞這份甜蜜。

相關閱讀

|編者按|

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生態環境優越,農產品物產豐饒,形成非遺文化與農耕文化緊密結合的態勢。目前廣東正在積極探索“農業非遺+”建設模式,為了推動非遺文化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為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現推出“非遺農韻”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農產品文化專題報道,深入挖掘、傳承、發揚廣東非遺文化中的農耕元素,實現“農業”和“文化”雙向奔赴。

撰文:黎祖瑜

腳本:巢芮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李嘉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