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科技軍事發展最直接、最具決定性的国防因素。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质國際局勢的增效聯動性、突發性、科技多變性增強。国防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全局,提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國防動員建設發展。增效
近幾場國際局部戰爭表明,科技每一次的国防重大技術進步都會牽引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重大變革。對國防和軍隊建設而言,提质要緊跟科技之變、增效戰爭之變、科技對手之變,国防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提质隻有及時搶占科學技術製高點,才能將科技優勢轉化為人員優勢、裝備優勢和資源優勢,推動國防動員實現智慧化、實戰化、科學化,為製敵勝敵提供高效可靠支撐。
推動國防動員潛力調查精準高效
國防動員是國家安全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戰爭和突發事件、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手段。國防動員潛力調查是國防動員的一項常態性、係統性、基礎性工作,具有數據類型多樣、數量巨大、動態性要求高等特點。傳統國防動員潛力調查存在數據不精準、方式不便捷、共享不高效、係統不兼容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防動員效能。
要聚焦部隊需求,分析歸納聯合演訓和未來戰場特點,超前謀劃國防動員智慧化轉型建設,發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作用,依托聯合數據傳輸網絡、國防動員潛力輔助決策係統,建設集數據生成、分析、控製和綜合運用於一體的新型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係統。
要堅持係統思維,實現轄區動員人數、基礎裝備、高新技術等關鍵信息精準查詢和一鍵預征。
要運用潛力調查結果,把兵力動員、兵力輸送、預征預儲物資裝備等動員任務明確到單位和個人,倒逼潛力數據實時更新,準確無誤。隻有時刻掌握“有什麽、有多少、在哪裏、怎麽征、如何運”等基本信息,才能確保一旦需要國防動員,就能實現快速響應、高效運用。
提升國防動員戰鬥力建設水平
軍事訓練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途徑,是實現以戰領建、以建備戰的關鍵手段。以往,國防動員力量在全要素戰術訓練時,受場地、裝備、人員等條件限製,很難做到“隨時隨地,隨練隨評”。作為體係作戰、聯合作戰的“助推器”,國防動員要把科技優勢轉化為有效支援保障聯合作戰的能力優勢。
要探索建立“線上模擬線下驗證、線下複盤線上驗證”的綜合訓練模式,推動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借虛練實、以虛謀實,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充分利用物網互聯、人機互通、虛實結合等技術,升級模擬訓練係統,使參訓人員在多課目、多場景、高強度的模擬環境中,反複摔打磨礪,錘煉戰鬥技能、練強戰術協同,並將線上積累的模擬作戰經驗應用到線下實際訓練中。
應大力發展自主無人、虛擬仿真、認知攻防等新質動員力量,提升國防動員的新質戰鬥力建設水平,推動國防動員練兵提質增效,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促進國防動員支援保障換擋提速
守不忘戰,將之任也;訓練有備,兵之事也。支援保障作戰對象的作戰需求,既是規劃和實施國防動員的基本依據,也是明確國防動員係統在軍事鬥爭準備中幹什麽、怎麽幹的前提條件。未來戰爭,作戰行動的快速性、遠程性、進攻性等特點更為突出,對戰略資源需求響應的速度和精準度將成為影響戰場主動權的重要因素。這些對國防動員的支援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技術支撐下,國防動員要聚焦高效、精準、多域的特點,向平戰一體、快速響應、人物智聯轉變,依托大數據和物聯網融合各類潛力資源,提高支援效率。
建立標準化的國防動員支援體係,全麵規範國防動員機構、戰略儲供基地、支援保障力量等援戰體係要素,明確平戰轉換時機、程序、時限,確保各項機製暢通無阻。
立足當下,著眼長遠,要用好“科技+”推動國防動員力量由陸海空傳統作戰域向太空、網絡、電磁、認知等新型作戰域拓展,深挖備戰打仗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和技術資源,將保障力及時轉換成戰鬥力,助力部隊奪取未來戰場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