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方法的离色精密度試驗
配製6個不同濃度的混標標準溶液,每個濃度各測定6次,谱法其RSD值分別為苯甲酸0.40%~2.12%、测定山梨酸0.35%~2.21%、碳酸添加甜蜜素0.29%~2.96%、饮料研究糖精鈉0.47%~2.78%、中种安賽蜜0.61%~2.09%,离色結果見表3。谱法
2.3方法回收率試驗
本方法采用加標回收的测定方法進行準確度的評價。取2份已知本底值的碳酸添加碳酸飲料樣品,分別加入一定量的饮料研究標準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中种本試驗苯甲酸、离色山梨酸、谱法甜蜜素和糖精鈉選取10μg/ml、测定20μg/ml和30μg/ml3個加標水平,安塞蜜選取4μg/ml、8μg/ml和12μg/ml3個加標水平,測定結果見表4。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鈉和安塞蜜的方法回收率分別在96.8%~101.2%、97.0%~101.2%、97.2%~101.7%、98.1%~102.0%和97.3%~100.1%之間,3個加標水平的回收率基本一致,結果見表4。
2.4方法的檢出限
分別用標準工作曲線的最低濃度點,按上述色譜條件平行測定6次,得一組低濃度標準峰麵積,求出其標準偏差,3倍標準偏差除以方法的靈敏度,即得方法的檢出限,分別為:甜蜜素0.40μg/ml,山梨酸0.50μg/ml,苯甲酸0.50μg/ml,糖精鈉2.0μg/ml,安賽蜜0.10μg/ml。
2.5本方法測定結果與國標方法測定結果的比較
從市場上抽取了5份碳酸飲料,分別用離子色譜法和國標方法對其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含量進行了測定,每份測定5次,測定結果見表5。兩種測定方法的精密度接近,兩種方法測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淋洗液濃度的選擇
為了使幾種成分能很好的分離,我們剛開始采用梯度洗脫,但由於背景電導高,使方法的檢出限大大增高,後來我們采用等度洗脫,在10~25mM之間分別進行了測定,淋洗液濃度越低,雖然分離效果還行,但出峰時間拖後,使分析時間延長,淋洗液濃度太高時,雖然出峰時間縮短了,但樣品峰與雜質峰分離不太理想,所以最終選擇18mM作為淋洗液濃度,在這個濃度時,不但標準成分分離好,而且樣品峰與雜質峰分離也比較理想,分析時間也不太長。
3.2幹擾試驗
考慮到碳酸飲料中還可能添加其他品種的添加劑或含有的其他成分,甜味劑如阿斯巴甜,酸味劑如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以及NO3-和PO43-等它們是否會造成幹擾呢?我們在該色譜條件下,對其進行了幹擾試驗,安塞蜜2.0μg/ml,甜蜜素、糖精鈉、阿斯巴甜、山梨酸、苯甲酸、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濃度均為20μg/ml,結果在此色譜條件下,阿斯巴甜、檸檬酸、酒石酸、PO43-均不出峰,蘋果酸雖然出峰,但出峰時間與目標物質相距甚遠,對目標物質不產生幹擾,其譜圖見圖2所示。有文獻報道,NO3-有可能對目標物質產生幹擾,但在正常情況下是不產生幹擾的,隻有在NO3-:甜蜜素=155︰1時,才對甜蜜素產生幹擾。
3.3定量方式
峰麵積和峰高定量是離子色譜法常用的定量方式,具體要用何種定量方式需要考察兩個方麵,一是峰型差別情況二是線性擬合情況。當樣品峰型和標準峰型相同或相近時,峰麵積和峰高都有比較好的定量效果,當樣品峰型和標準峰型有差距時,峰麵積定量相對準確,但有時會引入係統誤差。本實驗中雖然樣品和標準存在一定的基體差別,但兩者的峰型基本相同,而且峰麵積和峰高的線性擬合情況也不錯,所以本方法采用峰麵積進行定量。
4結論
通過本次試驗,我們建立了一個簡單、快速測定碳酸飲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含量的方法,其方法的精密度、準確度均符合要求;所以該方法適用於碳酸飲料中5種添加劑含量的測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現代預防醫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蘋果酸,阿斯巴甜,酒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