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發展高山農業的出路在哪裏?”
新豐縣高山農業研討會上,梅坑鎮農技人員的菜篮子一句發問引起現場熱議。11月21日,让新由新豐縣農業農村局主辦、丰味廣東省菜籃子工程協會(下稱“菜籃子協會”)承辦的出山新豐縣高山“菜籃子”工程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東莞召開,菜籃子協會、进城家学農業專家、守好山专说高校學者、新丰县高采購商代表及新豐縣40多位基層農技人員、菜篮子土專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尋新豐高山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新豐品味,高山滋味。據新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周誌可介紹,新豐位於粵北高寒山區,是典型的山區縣,擁有山地廣闊,海拔高,氣候涼爽等自然條件,為高山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精’‘優’一直是新豐農產品種養殖的方向,我們致力於打造生態、有機、綠色的農產品,目前已培育‘國字號’農業品牌4個。”
新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周誌可
然而,山區生產條件差異大,耕地改造投資大,實現水利化、機械化的難度大等障礙因素,也製約了新豐“菜籃子”工程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協會在承辦新豐縣基層農技人員集中脫產培訓期間,聯合有關部門和大灣區銷區代表召開本次研討會,尋求新豐高山農業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立足生態,綠色生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教授柳建良表示,“當下,消費者愈發強調綠色、健康等消費理念,市場對於高山生態農產品的需求逐漸變大,新豐要立足自然生態優勢,用好氣候、地理、產業稟賦,要進一步強特色、提優勢、挖新機、補短板,生產綠色食品,打造生態農業。”
抱團發展,共創市場。菜籃子協會會長、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科學技術部部長王琴表示,要實現新發展,新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有抱團發展的思想,集合各自優勢共同創立市場、培育消費者群,“尤其要摒棄單打獨鬥、唯我獨好的思想,要樹立共同發展、共創共富的觀念,共唱一首歌、共舞一支曲,共同維護區域品牌,共同把新豐高山‘菜籃子’產品市場做大、做強”。
菜籃子協會會長、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科學技術部部長王琴
品牌開路,豐味出山。周誌可表示,將新豐優質農產品打造成全縣區域公用品牌“新豐味”,是該局打通新豐“菜籃子”工程建設難點堵點的重要抓手。據介紹,2023年新豐縣發布了廣東首個縣級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新豐味”公共品牌,將新豐六鎮一街特色農產品通過全係列的宣傳策劃,讓新豐味品牌深入人心。“目前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培育,已有一眾企業產品經過層層篩選,成為新豐味首批授權農產品,乘‘新豐味’品牌大船,抱團出山,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等消費大市場的有效銜接。”
會議現場,深圳市好爾鮮生態農業食品有限公司、廣州藝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友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名采購商代表與新豐7個鎮街代表直接對話,互通產銷需求,對齊采供“顆粒度”,從市場的角度為新豐高山“菜籃子”工程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夠促成更多合作,將新豐優質農產品銷售推廣出去,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共同把新豐縣農業做大做強做優。”周誌可說。據悉,新豐縣今年已分二期舉辦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能力提升培訓。70多名基層農技人員走出高寒山區,通過為期6天的脫產培訓,進一步增強了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服務於“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趙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