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因地制宜、活化利用,让建筑成为美丽乡村新名片

来源:时间:2025-04-22 02:26:19

因地製宜、因地活化利用,制宜筑成讓建築成為美麗鄉村新名片 | 鄉村工匠大賽評審行記③_南方+_南方plus

從廣州向西出發,感受巧奪天工的利用丽乡嶺南鄉村建築。近日,让建2024年廣東省鄉村工匠大賽——民間建築類暨民間美術類競賽專家調研行走進佛山、为美江門、村新陽江、湛江等地,對入圍終評的參賽作品進行實地走訪。廟堂宗祠、主題浮雕、舊地標活化利用等建築各具特色,獲得了調研組專家的廣泛認可。

“牧海耕田,陽西味道。”一句簡單標語,道出了沙扒鎮以及陽西縣的特色產業——海洋漁業。參賽作品沙扒旅遊大道民俗彩繪位於陽西縣沙扒鎮,由印象沙扒、疍家風情、漁村生活、沙扒美食、柔美海灣五個部分組成。作品講述人邱曉鵬表示,將漁民的日常點滴刻畫在彩繪牆上,真正做到了藝術源於生活,也更能夠引起當地人的共鳴。

參賽作品沙扒旅遊大道民俗彩繪

生動逼真的浮雕及雕塑作品,同樣能成為美麗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蔡李佛拳是江門市新會區京梅村的文化名片,以此為主題創作的藝術形象,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參觀打卡。“通過蔡李佛拳、家國情懷的主題演繹,形成京梅村浮雕集群的氛圍營造,推動曆史文化環境和公共環境的整體提升,最終帶動了周邊農文旅產業的發展。”調研組專家賴文波對該作品給予了積極評價。

京梅村內的浮雕作品。

將舊地標活化利用,老建築在新時代也能煥發光彩。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的創意良倉文化園區,主體由4座圓頂舊糧倉組成,迄今已有數十年曆史。據悉,這裏目前已打造成為集文化、旅遊、展覽、創意於一體的園區,並獲得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廣東省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佛山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稱號。

參賽作品創意良倉文化園區。

雷州灰塑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古建築保護意識的提升,相關修繕及再造工作也逐漸興盛了起來。位於湛江雷州市沈塘鎮大陳村的天後宮,於2023年底修繕完成,其中大量運用了雷州灰塑技藝。“這座建築的最大特色是‘五行山牆’,每個山牆都有其形象特點和吉祥寓意。”作品講述人勞小藝介紹。

此行調研走訪了多位灰塑方麵的傳統工匠,調研組專家卓柳盈進行了綜合評價:“江門良溪古村村委會大樓是仿近代建築,鄉村工匠歐陽可朗多幅灰塑作品的題材、構圖、色彩、工藝皆體現出成熟內斂、絢麗中不失素雅的傳統氣韻;湛江雷州大陳村天後宮是仿古建築,鄉村工匠勞道奇的灰塑作品分布於前後兩進與拜亭的山牆等位置,體現出福佬民係‘五行山牆’在雷州半島本土化的特點;江門閑步村祠堂是傳統建築,鄉村工匠司徒偉洪的“百鳥歸巢”灰塑作品內容豐富、色彩豔麗,迎合了現代人裝飾祠堂的審美取向。”

參賽作品天後宮,運用了雷州灰塑的傳統建築技藝。

本次調研行程還考察了雙魚村西瓜驛站、沙扒特色雕塑及城市家具小品、雙鳳呈祥、春灣鎮美麗圩鎮客廳、良溪古村村委會大樓外立麵修繕及周邊環境改造、百鳥歸巢等參賽作品。接下來,調研組將前往清遠、惠州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推動大賽終評工作有序進行。

撰文:陳相成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馬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