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根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d.et Zucc.的法测幹燥根莖,是定芭豆酮的含貴州苗族地區習用苗藥,收載於2003年版《貴州省中藥材、蕉药民族藥材質量標準》,同部具有清熱解毒、位中止渴利尿的羽扇功效。現代研究發現,和豆芭蕉根具有抑製α-葡萄糖苷酶、甾醇抗炎鎮痛等藥理活性。法测芭蕉根中含有多糖類、定芭豆酮的含皂苷類、蕉药黃酮類、同部香豆素類、位中蒽醌類、羽扇酚類、和豆強心苷等化學成。
其中,五環三萜類成分羽扇豆酮具有降血糖、抗炎以及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的作用;甾體類成分豆甾醇具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降低膽固醇等藥理作用。芭蕉根中的活性成分羽扇豆酮和豆甾醇主要是由其根莖部位分離提取而得,但芭蕉根莖被采挖後,植株便不可再生,而其地上部位的莖和葉多被丟棄,不僅汙染環境,還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探究芭蕉莖和葉能否替代根莖作為羽扇豆酮和豆甾醇的原藥材來源,既有利於保護藥材資源,又可以減輕環境汙染。基於此,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法檢測同植株芭蕉根莖、莖和葉中羽扇豆酮和豆甾醇的含量,並進行組間比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以期為芭蕉的莖、葉能否替代其根莖作為羽扇豆酮和豆甾醇的原藥材來源提供依據。
1 材料
1.1 主要儀器
本研究所使用的的主要儀器有:Waters ACQUITY型UPLC儀、光電二極管矩陣(PDA)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AL204-IC型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ZF-0型真空幹燥箱(上海賀德實驗設備有限公司),HH-6型數顯恒溫水浴鍋(常州澳華儀器有限公司),HS-10260T型超聲波清洗儀(天津市恒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2 主要試劑
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試劑有:羽扇豆酮對照品(貴州中醫藥大學藥物分析實驗室自製,純度≥98%),豆甾醇對照品(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D-042-161216,純度≥98%),甲醇、乙腈(德國Merck公司,均為色譜純);水為屈臣氏蒸餾水,其餘試劑均為分析純。
1.3 藥材
本課題組在貴州、福建兩地采挖了9批芭蕉藥材,經貴州民族大學民族醫藥學院王祥培教授鑒定均為芭蕉科植物芭蕉M.basjoo Sied.et Zucc.。分別取其根莖、莖和葉,切碎、曬幹、打粉、過四號篩、密封,得27份樣本(編號及來源見表1,表中(1)(2)表示同一來源不同批次藥材);將樣本置於陰涼幹燥處保存,備用。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100 mm×2.1mm,1.8μm),流動相為乙腈-甲醇(78.5∶21.5,V/V),檢測波長為210 nm,流速為0.15 m L/min,柱溫為30℃,進樣量為1μL。
2.2 溶液的製備
2.2.1 供試品溶液
取芭蕉的根莖、莖和葉粉末各約1.0 g,精密稱定,分別置於錐形瓶中,加入50 m L甲醇,超聲(功率260 W,頻率40 k Hz)提取2次,每次30 min;用濾紙濾過,合並2次濾液,置於蒸發皿中,水浴加熱揮幹後,殘渣用甲醇溶解並轉移至10 m L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搖勻,經0.22μm微孔濾膜濾過,備用。
2.2.2 混合對照品溶液
取羽扇豆酮和豆甾醇對照品各適量,精密稱定,置於10 m L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搖勻,配製成質量濃度分別為598、461µg/m L的混合對照品母液;取混合對照品母液適量,加入甲醇稀釋,配製成每1 m L含羽扇豆酮119.6µg、豆甾醇92.2µg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3 方法學考察
2.3.1 係統適用性試驗
取上述混合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和陰性對照溶液(即甲醇)各適量,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詳見圖1。由圖1可知,芭蕉根莖、莖、葉中羽扇豆酮和穀甾醇與各自相鄰色譜峰的分離度均大於1.5,理論板數均大於6 000,且陰性對照無幹擾。
2.3.2 線性關係考察
精密吸取“2.2.2”項下混合對照品母液適量,以甲醇稀釋並製成羽扇豆酮質量濃度分別為11.16、22.32、38.72、89.26、178.50、357.10µg/m L和豆甾醇質量濃度分別為8.83、13.64、27.28、54.56、109.20、160.40µg/m L的係列混合對照品溶液,再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麵積。以峰麵積(y)為縱坐標、對照品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結果見表2。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藥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蒸餾水,芭蕉,對照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