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掀起的關稅風波,正波及越來越大的美国貿易範圍。4月10日,关税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风波发对由於“中國對世界市場缺乏尊重”,或引美國將對中國輸美商品的变化關稅稅率從當前的104%提高至125%,並立即生效。全球這一決定是虾业虾市對中方此前反製措施(加征84%關稅)的升級回應。
至此,动荡今年2月以來,美国中國對美國出口關稅累計達到125%。关税值得注意的风波发对是,10日當天特朗普還宣布,或引對未對美采取報複性關稅的75個國家實施“獎勵”,暫停其新增關稅90天,並大幅降低互惠關稅至10%。
作為全世界最大宗水產品之一,對蝦已廣泛融入國際生產、流通、貿易圈,其中以中國、東盟、厄瓜多爾為代表的對蝦產地,以美國、中國、歐盟等為代表的消費市場,存在密切的交易往來。綜合各方數據分析,經過此次影響廣泛的貿易爭端,對蝦市場或出現以下變化。
中國對蝦產品或徹底退出美國
按照海關統計數字,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對蝦產品1.12萬噸,占該產品總出口量的3%左右。目前,中國和美國同屬對蝦消費大國,消費量居世界第一、第二位,2024年中國對蝦消費量220-230萬噸,美國對蝦消費量80-90萬噸。
顯然,對於如此規模的兩大市場,在高額關稅的作用下,中國對蝦產品或徹底退出美國市場。2024年,美國對蝦進口量超過76萬噸,80%以上由印度、厄瓜多爾、印度尼西亞三國供應,同時,來自越南的對蝦產品輸美增長迅速。
據行業媒體報道,2024年厄瓜多爾對蝦養殖量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此前,厄瓜多爾商品進入美國關稅僅為13.8%,為其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美國暫緩對越南、泰國、印度等對蝦生產國加稅,相比之下,中國對蝦產品將失去競爭力。
更多東盟國家對蝦進入中國
記者從國內對蝦采購平台了解到,此次關稅風波發生後,國內市場上,厄瓜多爾對蝦價格走高,幅度在10%-20%。同時,產自印度的對蝦價格下跌,幅度達到40%。
2024年,厄瓜多爾和印度是中國前兩位對蝦進口來源國,占中國對蝦進口量86%左右。隨著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其後續市場需求或由厄瓜多爾等美洲國家補充。另外,來自印度及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的對蝦產品或將增加輸華份額。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行業人士表示,在中國-東盟自貿協定(CAFTA)下,冷凍蝦等水產品(部分品類)關稅已降至0,而此前,美國對東盟國家對蝦的關稅升至10%-25%。同時,出於對美國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東盟國家轉向中國出口,成為合理的選擇。有行業組織分析,東盟等國家蝦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如養殖病害導致產量下降,中國對產品質量檢測趨嚴等等。後續變化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美國種蝦市場比重或下降
在中國種蝦市場,產自美國的種蝦占有重要份額,如Shrimp Improvement Systems (SIS)、Hendrix Genetics(漢德克斯)、American Penaeid Inc(API)等。據業內估算,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種蝦約10萬對,當前,這一貿易正麵臨84%的關稅考驗。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麵對嚴峻的關稅壓力,這部分需求可能出現多種轉化,一是由美國以外建設的基地進行生產交易;二是轉向中國國產種蝦,或者是泰國等國的種蝦。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國產種蝦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海興農、恒興等國內蝦苗業巨頭加快發展,引領國產種蝦銷量不斷擴大。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孫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