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服務驛站是廣東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係改革發展、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係建設、服务構建農技推廣服務新平台、驿站月动激發農技人員活力、农技提升農技服務效能的服务新舉措。目前廣東共建設了1個省級農技驛站和100個縣級農技驛站。驿站月动
7月份,农技全省各縣級農技推廣服務驛站持續發揮作用擔當,服务守護水稻、驿站月动玉米、农技豇豆等的服务糧食安全,聚焦荔枝、驿站月动木瓜、农技葡萄等嶺南佳果的服务“甜蜜事業”,還關注了蘭花、驿站月动茶葉、廣霍香等多個品種……把先進技術送到農戶家門口,以直播帶貨打開農產品銷路,以農戶的需求、產業的發展為目標導向,多措並舉貫徹農技鄉村服務,在全麵推進“百千萬工程”中貢獻“廣東農技力量”。
“小切口”做實“大調研”
兵分四路深入全省多個市縣
近期,為全麵掌握全省驛站的建設運營情況,為驛站開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調研組以珠三角、粵北、粵東、粵西四個片區開展縣級驛站調研工作。6月底啟動珠三角片區調研,走訪了廣州、珠海、佛山、東莞、江門、陽江等地區部分驛站,7月起繼續分粵北、粵東、粵西三個調研組,深入了解驛站運營和建設情況,圍繞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成效和工作思路進行了交流探討。
粵北農技驛站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7月1-5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調研組深入粵北片區開展縣級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和典型村,走訪了河源、韶關、清遠等地的農技推廣服務驛站。調研發現,粵北多市縣農技驛站充分結合當地優勢產業,探索管理運營新模式,發揮驛站科技創新、技術集成、生態環保、推廣示範、培訓孵化與指導服務六大功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其中,河源源城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發揮源城區蔬菜產業園主體優勢,推動當地撂荒複墾,融合多樣的農旅業態,引入鄉村合夥人帶動青年創客一起創業,實現企業、農戶、青年的三方共同富裕。韶關新豐縣農技推廣服務驛站配有網紅直播間、培訓室等,借助驛站建設,圍繞新豐縣主導產業,至今已建設了16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充分發揮驛站培訓孵化功能,組織農技人員外出學習先進技術、先進經驗。
省農技推廣中心在新豐縣調研
河源東源縣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基於驛站市場運行和聯農利農創新機製,通過示範標準化建園、推廣茶葉科學栽培技術等,帶動農戶增收創收。目前基地流轉種植規模3000畝,聯農帶農5000畝,種植龍井43號、台灣金萱、梅占、鐵觀音、苦丁茶等品種。茶葉年產量30噸,年產值4300萬元。依托韶關樂昌市嶺南落葉水果產業園,樂昌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通過培育、指導、銷售一體化服務,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成為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農技驛站依托廣東省級絲苗米產業園,圍繞水稻體係“兩型四化”總目標,聯合多家實施主體共同引進優質水稻品種展示示範,建立水稻良種良法核心試驗示範基地,組織示範推廣水稻“三控”施肥技術規程、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栽培技術規程、有機稻栽培技術規程、機收再生稻栽培技術規程等。
粵東農技推廣工作和驛站運營實現“無縫對接”
7月8日-12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調研組先後前往梅州市五華縣、興寧市、梅江區、豐順縣,潮州市潮安區以及汕頭市潮南區、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澄海區等10個農技驛站開展調研。調研發現,粵東多市縣已經構建起一批縣域農技推廣服務新平台,成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新支點、橋頭堡。緊緊圍繞服務產業修煉“內功”的運營主體,成為激發驛站活力的關鍵力量。9家已建成驛站中,8家驛站運營單位由省(市)級產業園實施主體企業承接,1家驛站由區級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負責運營。澄海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以區農業發展中心為基礎進行建設,充分調動基層農技推廣骨幹人才作用,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農民培訓、技術服務。
省農技推廣中心在豐順縣調研
龍湖驛站聯動教育、文化、服務等產業,組織培訓班、技術交流會等,有效幫助農民了解和掌握高效、科學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驛站每月不定時開展惠民活動,幫助農戶解決問題,並利用農副產品批發及零售區,展示、代銷周邊農戶的產品。潮安驛站在日常運營中,積極聯絡專家、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和特聘農技員提供茶葉、水稻等的技術服務,同時兼顧水稻、蔬菜、果樹、芡實等農產品,不斷探索創新,打造特色鮮明的“潮安”模式。興寧驛站通過建設集農業技術服務、培訓於一體的平台,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標準、科學的管理,培養專業人員推動農業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創新,以“產學研”合作模式加速農業科研成果轉化,並通過直播帶貨銷售農特產品,把直播場景擴大到田間、加工廠區等。豐順驛站開展了豐順縣農產品和資源推廣直播活動,宣傳推薦優質農產品、土特產,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助力,舉辦了農作物種植、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以及如何做好“土特產”文章等多個方麵的培訓。
粵西農技驛站有了農村電商網紅的孵化器
7月9日-12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調研組奔赴四會、廣寧、德慶、封開、高州、茂南區、吳川等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發現,8個農技驛站均具備開展農技培訓、專家駐點交流、直播帶貨、網紅孵化的條件,用“兩大法寶”深入推進農技驛站建設和運營工作,一方麵,實現專家駐點,傳播農技;另一方麵,打造新農人“網紅”,競逐直播新零售賽道。
廣寧驛站針對縣裏油茶和竹筍兩大優勢產業,邀請華南農業大學的油茶專家駐點,推廣油茶高產種植技術,與廣東省林科院、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專家合作引進即食筍新品種“吊絲丹”推廣種植,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德慶縣農技驛站運營實施主體德慶仲愷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有限公司與仲愷農業工程大學深度合作,開展南藥綠色、生態、高效標準化種植關鍵技術及種植模式的研究,極大助推德慶縣巴戟天、何首烏等南藥產業的發展。高州市(建和合作社)農技驛站與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緊密結合,推廣荔枝、龍眼的新品種、新技術。高州市(子文合作社)農技驛站與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專家合作,掛牌博士工作站,引進荔枝龍眼果園無人機巡園遙感監測與決策係統,推進荔枝龍眼果園的數字化、無人化管理。
當前正值荔枝成熟季,高州市(建和合作社)驛站掛牌企業負責人何建和以60多歲高齡親自上陣直播賣荔枝,3次直播達成15萬元成交額。吳川市農技驛站開展3場電商直播培訓班,向涉農企業負責人介紹直播技巧、視頻拍攝製作、IP打造等技能。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驛站直播間直播872場,直播推廣德慶貢柑、德慶官圩鴛鴦桂味荔枝、巴戟軟糖、何首烏軟糖、黃皮、番薯、香蕉、聖女果等,聯農帶農創造經濟收入1180萬元。
省農技推廣中心在高州市調研
省驛站發布電商直播培訓係列視頻
為進一步強化縣級農技推廣服務驛站作為農村電商網紅孵化器的職能定位,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省級農技推廣服務驛站)依托“粵農技”小程序“農技網院”欄目,於7月份推出驛站電商直播培訓係列共計14期視頻,旨在加強對全省各縣級驛站的線上宣貫和指導,為本地農產品銷售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切實將電商知識轉化為推動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全方位提升驛站的鄉村電商運營能力和服務效能。
打好品種、技術“兩張牌”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惠州:圍繞水稻,講好“飯碗”的故事
為推動撂荒鹽堿地循環農業綠色種養技術的示範與推廣,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監測技術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聯合惠州市農業農村局(省農科院惠州分院)和惠東縣農業農村局於7月3日舉辦“惠東縣鐵湧鎮鹽堿地水稻種植及稻鴨共育循環種養技術培訓班”,為農戶詳細介紹了土地鹽堿化、土地改良、耐鹽堿品種篩選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水稻生長各個時期害蟲種類、病害類型、新型病害探索與防治方向、防控措施與手段、生物農藥選擇及使用方法,水稻品種與鴨品種選擇、共育區建設、飼養要點、主要疫病防控、藥物選擇及糞汙處理模式等內容。
7月11日,龍門縣農技推廣服務驛站聯合龍門縣順喜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邀請廣東省水稻產業輕騎兵召集人、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正高級農藝師周繼勇在龍門縣農技推廣服務平台開展2024年晚造水稻品種選擇及田間栽培技術要點培訓。
江門:種、養齊抓,重點關注十個品種
7月份,江門台山、開平、新會、恩平、鶴山、蓬江等地陸續開展農作物種植重點難點技術培訓,圍繞水稻、蓮藕、玉米、葡萄等品種的種植、栽培、混養技術等方麵共舉辦10多場次,從選種到種養再到管理,多層次為農戶提供精準的技術服務。此外,還舉辦了直播帶貨,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
7月4日,開平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在開平市漁經公司培訓室,邀請拜耳公司專業導師,開展“開平市豇豆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技術培訓”的農業技術培訓。
7月5日,在開平市大沙鎮大沙裏歡茶穀,邀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院——黎健龍博士,開展“2024年江門市(開平)生態茶園栽培關鍵技術”的農業技術培訓。
7月15日,在開平市百合鎮星辰農場的種植基地,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關雲麗專家,開展“開平鷹嘴桃的種植與管理技術”的農業技術推廣直播。
7月16日,蓬江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在江門市樂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梁門耀專家,開展“南美白對蝦與羅氏蝦混養技術分享”的農業技術推廣直播。
7月19日,在江門市豐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鄧炳達,開展“水稻禾花魚的技術與管理”的農業技術直播,推廣魚稻共生技術。
7月18日,新會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在廣東天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王蒙,開展“如何鑒別和挑選好玉米種子”的農業技術直播,推廣玉米培育技術。
7月23日,恩平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在恩平市橫陂鎮橫東村委會,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侯向前,開展“廣霍香種植與管理”的農業技術直播。
7月18日,鶴山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鶴山市雲鄉鎮雲鄉水庫管養所的花卉種植基地,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周子權專家,開展“鶴山蘭花的種植與管理技術”的農業技術推廣直播。
7月25日,台山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在台山市美如華種養專業合作社,邀請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黃海華,開展“江門地區木瓜種植技術”的農業技術直播。
7月25日,在台山市美如華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展“自然饋贈,健康之選滋養身心每一天”的帶貨直播,推廣台山四九特色農產品。
廣州:嶺南荔枝“正紅”,農技服務來“助荔”
7月份,廣州從化等地針對荔枝等主導品種舉辦專場培訓,以一顆荔枝培育一個大產業。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舉辦2024年廣州市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第一期),廣州市農技人員到廣州從化農技驛站參加荔枝專題技術培訓班。
在荔枝產業高質量培訓會上,廣州市荔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智慧農業生產總監、從化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主要負責人邱晧烽分享了農產品區域性品牌打造與銷售等內容。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郭嘉明教授聯同從化區農技推廣服務驛站開展農產品保鮮交流座談會,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
7月16日,從化晚熟荔枝新品種“硤仔”現場品鑒觀摩培訓會,采用課堂+田頭的模式,加大新品種的推介力度。
7月20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舉辦珠江科學大講堂,邀請廣州市從化華隆果菜保鮮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建忠揭秘“凍眠保鮮”荔枝。
7月15日,舉辦南沙區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圍繞水稻“三控”施肥技術、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兩方麵內容進行授課。
通訊員:李易珊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