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时间:2025-04-22 02:56:22

近年來,检测技术监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食品提升,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安全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食品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风险分析身體健康,食品安全保障已經納入國家食品安全戰略。应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检测技术监测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效果,食品需要加強對檢測技術的安全應用,不斷提升檢測技術水平,风险分析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应用基於此,检测技术监测本文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檢測技術的食品應用進行探究,僅供大家參考。安全

食品安全不僅關乎人們的风险分析健康,而且也會影響社會的应用穩定發展。人們所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金屬、毒素、激素、農藥以及抗生素等方麵的風險。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檢測技術的應用,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對於促進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效果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加強對檢測技術的應用,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服務,切實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概述

1.1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模式

管理機構、谘詢機構以及技術支持機構共同組成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主體,並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管理模式。就中央層麵而言,主要由衛生部門牽頭,並由工商行政管理、國務院質檢監督以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同製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由承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技術機構負責檢測,並對檢測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就地方而言,則需要根據中央製定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同時結合本地區的實際來製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並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通過這種模式,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係,有助於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與效果。

1.2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現狀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衛生和質量監督部門組織開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中主要負責構建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測。以北京市為例,建立了市工商局、各區縣分局和工商所三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同時成立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由該中心負責技術分析與技術評估。就衛生部門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而言,2000年,我國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監測網以及食品汙染物監測網;2010年,建立了覆蓋範圍更加廣泛的食品汙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係,能夠更加全麵和廣泛的獲得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有力推動了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衛生部門還需要聯合國家其他部門製定和下發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計劃。就質量監督部門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而言,由相關部門負責進口食品以及加工食品的監測。

1.3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采樣方法缺乏科學性,取樣是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關鍵環節,保障取樣的科學性,能使樣本更具代表性,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但目前在樣品的采集中對統計學的運用不夠深入,也不夠全麵,往往通過增加采樣點以及增加樣品量等方式保障數據的全麵性。之所以會出現這方麵的問題,原因在於目前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麵投入的人力和資金有限,再加之食品以人口的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導致難以按照統計學原理進行樣本量的計算與采集。其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過程中的質量把控不到位。目前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過程中,往往比較注重對實驗室分析環節的質量把控,而對於采樣等環節則缺乏重視,質量把關不嚴。再次,現場督察體係不完善,督察措施比較落後,導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缺乏可靠性與準確性,影響了數據的參考價值。最後,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不夠深入。相較於發達國家,我國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起步較晚,在很多方麵較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無論在數據的收集量、食品消費數據收集,還是在信息的全麵性以及評價技術手段等方麵都比較落後,同時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有待提升,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的利用不夠充分,不僅會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帶來不利影響,而且還會導致比較嚴重的資源浪費。

2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的應用

2.1金屬元素檢測技術

食物中的重金屬毒性較強,同時具有半衰期長以及可蓄積的特點,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因此重金屬屬於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的重要項目,屬於重點監測內容之一。環境中的重金屬能夠通過食物鏈而富集,給人們的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針對重金屬的檢測,主要包括以下方法:原子吸收法、電感耦合等離子光譜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等。以混合模式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為例,應用這種檢測方法,能夠對動植物源食品中的鉻、鋅、錳、砷、鉛、鈷、鎳和鐵等金屬元素進行檢測,該方法的相對標準偏差為0.94%~7.2%,而且回收率可以達到90.7%~103.5%。再比如,應用環形聚焦單模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對罐頭食品進行金屬元素檢測,能夠檢測出錳、鋁、鉛、錫、銅和釩等金屬元素,並且可以準確判斷各種金屬元素的含量。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罐頭食品的檢測,有助於保障罐頭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性。

2.2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較高,人類如果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汙染的食品,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真菌毒素的致癌風險較高,危害十分巨大。針對真菌毒素,我國製定了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以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與身體健康。可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杆質譜串聯測定糧穀中玉米赤黴烯酮、α-玉米赤黴烯醇、β-玉米赤黴烯醇等毒素。也可以應用金納米花放大黃曲黴毒素M1的檢測信號,檢測效果十分顯著。以串聯質譜多反應監測分析方法為例,該方法能夠對黃曲黴素G1、3-乙酰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黃曲黴毒M1以及新茄病鐮刀菌烯醇等10種真菌毒素做出有效檢測,且10種真菌毒素的線性相關係數均不低於0.9990,檢出限為0.006~1μg/L,加標回收率與相對偏差等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可用於真菌毒素的檢測。以上檢測方法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能夠對真菌毒素進行有效檢測,對於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農藥以及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在現代農業以及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對農藥以及獸藥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由於用藥缺乏科學性,很容易造成農藥和獸藥殘留。存在農藥或獸藥殘留的食物,雖然不會導致急性食物中毒,但會引發慢性食物中毒,進而產生相關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市場對動物源食品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獸藥殘留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獸用違禁藥物的監測成為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關鍵內容之一。比如,應用樣品快速前處理技術(QuEChERS)方法進行前處理,通過氣相色譜三重串聯四極杆質譜聯用儀,對食用油進行檢測,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檢測出食用油中的農藥殘留,並且檢測過程十分便捷,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較高。再比如,應用原位聚合法,並配合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可以檢測出牛奶中的4種典型磺胺類藥物殘留。由此可見,采用相應的方法能夠對動物源食品中的獸藥殘留以及農藥殘留進行有效檢測,從而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2.4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

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十分廣泛,應用食品添加劑有助於改善食品的色、味、味,同時食品添加劑還具有保鮮以及防腐等方麵的作用。大部分食品添加劑屬於人工合成物質,在規定範圍內添加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但是添加量一旦超標,便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過程中對食品添加劑的檢測也至關重要。在食品添加劑的檢測過程中,可以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如應用於蜂蜜中食品添加劑的檢測,可以有效檢測出蜂蜜中的糖精鈉、日落黃、苯甲酸、脫氫乙酸以及胭脂紅等食品添加劑的含量,確保蜂蜜產品的質量,避免出現添加劑超標的情況。再比如,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杆質譜,還可以對辣椒醬中的18種非食用色素進行檢測,這對於保障辣椒醬的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5有機汙染物檢測技術

有機汙染物的危害不容小覷,有機汙染物可以通過食物鏈進行傳播,同時還可以在動物體蓄積。有機汙染物具有流動性強、難以降解的特性,一旦攝入體內,即使濃度極小,也會嚴重影響人類的內分泌係統,因此針對有機汙染物的檢測至關重要。分散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串聯質譜分析方法可以對竹筍中的9種多環芳烴、13種有機氯農藥以及16種多氯聯苯進行有效檢測。這種方法的作用顯著,檢測效果明顯,因此應大力推廣應用。

2.6食品接觸材料有害物質遷移檢測技術

在食品的加工、儲存、運輸過程中,會對食品進行包裝,同時為了做好食品保鮮以及防腐,也會對食品進行特殊處理。食品接觸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會在與食品的接觸過程中遷移到食品中,同時食品接觸材料在與食品接觸過程中發生生物或者化學反應生成的有害物質也會中遷移到食品之中,對食品造成嚴重的汙染,威脅人們的食品安全。目前,食品接觸材料有害物質遷移已經成為了食品安全隱患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針對接觸材料有害物質遷移的檢測至關重要。比如,應用加速溶劑萃取法,可以對紙質或者塑料等食品接觸材料中的短鏈氯化石蠟進行檢測。再比如,可以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來檢測食品接觸材料中的優酸酰胺遷移量。以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為例,應用該方法,可以對紙質食品接觸材料中的7種多氯聯苯殘留進行檢測,相對標準偏差為1.9%~4.4%。

2.7營養物質檢測技術

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使得食品營養物質檢測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目前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中開展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鐵、鈣、脂肪酸、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監測工作,通過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全麵科學檢測,能夠切實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與營養性。要加強對食品中營養成分的檢測,大力研發食品營養分析技術,同時加強對先進儀器設備的應用,提升食品營養檢測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切實保障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安全,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3結語食品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關乎國計民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過程中,加強對檢測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可以對食品中的金屬元素、真菌毒素等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同時還能對食品中的營養成本進行有效檢測,既有助於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也能確保食品的營養價值。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科技》2020年第21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食品監測重金屬有機汙染物維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