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潤瀧江山競秀,雲開玉樹桂飄香。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肉桂看中國,中國肉桂看羅定,羅定肉桂看榃濱。近年來,榃濱鎮依托其“土特產”——肉桂,通過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成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羅定肉桂又名西江桂,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廣東十件寶、中國氣候生態優品,在羅定市廣泛種植,麵積超過50萬畝,年產值超過13億元,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而榃濱鎮更是憑借其獨特的山地資源和氣候條件,成為羅定市肉桂的主產區。“榃濱鎮以山地為主,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肉桂。目前,我們鎮肉桂種植麵積已超過14萬畝,占羅定市肉桂種植總麵積的30%以上。”羅定市榃濱鎮黨委書記成尚芸表示。
在過去,羅定肉桂產業受限於產品結構單一,從業者多停留在“肉桂搬運工”的角色。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以崔彩嬋、譚坤為代表的一批榃濱鎮本土企業家,積極轉型為“肉桂加工商”,成功推出了一係列深受市場歡迎的土特產,如肉桂香囊、足浴包、肉桂茶、肉桂酒、肉桂米粉等。
“我們緊跟市場的需求,不斷開發新的產品。例如這款肉桂米粉,我們采用羅定稻米以及羅定肉桂(製作),兩個都是我們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兩者融合在一齊,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愛。我們的目標是,把羅定榃濱肉桂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羅定市源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彩嬋介紹。“我推薦過好多肉桂產品給港澳和國外的家人朋友,他們的反應都非常好。希望榃濱鎮能繼續推出更多優質的肉桂產品。”客戶肖美妃對記者說。
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榃濱鎮與廣東藥科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為肉桂產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新研發的肉桂沐浴露、洗頭水等健康洗護產品,不僅豐富了產品線,更使肉桂從原產品粗加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轉化,大市場效應逐漸顯現。“我們與榃濱鎮緊密合作,致力於將前沿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科學研究,深入挖掘肉桂在日常保健、藥用價值及健康養生方麵的潛力,推動肉桂產業從傳統的初級加工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領域轉型升級。”廣東藥科大學博士、教授賁永光表示。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進一步拓寬肉桂市場銷售渠道,提升肉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榃濱鎮還積極開展各類宣傳活動。“榃濱鎮在9月份啟動了肉桂係列產品萬裏巡遊活動,一路北上,在全國範圍宣傳推介肉桂特色產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榃濱肉桂,喜愛上我們的產品,並支持我們的鄉村產業。”羅定市眾潤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譚坤告訴記者。
從單一的原材料供應到多元化產品的開發,榃濱肉桂產業的華麗轉身,為傳統農業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是在榃濱鎮的肉桂主產區梅竹村,肉桂產業的變革尤為顯著,成為當地推動鄉村振興,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引擎。“我們立足肉桂這一特色資源,全力推進特色南藥肉桂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目前,我們村共有6家肉桂企業和2家專業合作社,總產值超過1.3億元。”羅定市榃濱鎮梅竹村黨支部書記李棠介紹。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羅定市榃濱鎮將進一步深挖本地資源稟賦,立足“土”,體現“特”,形成“產”,開發出獨具特色魅力的肉桂產品,助力當地“土特產”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榃濱鎮的實踐證明,依托本地特色資源,通過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傳統農業也能煥發新生機。目前,榃濱鎮肉桂產業總產值已超過8億元。我們將繼續深挖本地資源稟賦,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讓‘中國肉桂看羅定’的美譽傳遍世界。”羅定市榃濱鎮黨委書記成尚芸表示。
來源:今日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