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典型案例擬推介名單,产业全國共48個典型案例上榜。类典例其中,千万工程“茂名高州市:'五項舉措'助'荔''小特產'發展為'大產業'”入選,广东為鄉村產業類典型案例擬推介名單中唯一廣東案例。唯茂
據了解,名高茂名市是州荔枝拟全球最大連片荔枝生產基地,荔枝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入选全球五分之一,是全國乃至世界荔枝市場的“風向標”。其中,高州是中國荔鄉,是茂名乃至全國荔枝生產第一大主產地(縣域)。近年來,茂名市高州市聚力實施黨建賦能、產業革新、市場塑新、科技創新、文化煥新等五項舉措,全力構建荔枝現代農業產業體係,推動荔枝小特產發展農業大產業。
黨建賦能,破解發展“痛堵難”。堅持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果農富在產業鏈上,在高州市率先成立全省首個荔枝產業鏈黨委,在種植、銷售、物流、加工等“四條鏈”上建立20個黨支部、62個黨小組,覆蓋荔枝主產區和龍頭企業、村辦合作社、強鎮富村公司等1000多家經營主體,有效破解產業鏈上中下遊聯動難、同步難、配套難等痛點堵點難點,實現“鏈”上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抱團發展。
產業革新,提升競爭“硬實力”。一是搭平台。打造國家荔枝種植資源圃、中國荔枝博覽館、中國荔枝產業大會會址等三個“國字號”平台,建成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茂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2個國家級園區和3個省級園區,為全國荔枝產業打造了綜合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資源匯聚平台。二是延果期。製定荔枝標準果園生產管理規範等標準,改造低效果園,促使優質品種占比超過80%,荔枝產期從3月延續到10月,實現“錯峰上市”,打造“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荔枝”。三是強種業。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收集涵蓋國內7大荔枝主產區以及11個國家的荔枝種質資源700多份,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荔枝種業“強芯”基地。
上: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中國荔枝博覽館、中國荔枝產業大會會址三個“國字號”平台;下:荔枝深加工係列產品. 南方農村報 陳靜 拍攝
市場塑新,蹚出銷售“寬路子”。一是辦好大會。以連續五年舉辦中國荔枝產業大會為契機,打好荔枝營銷組合拳,2024年茂名荔枝售價比周邊地區高50%以上。二是做活電商。連年開展“十萬電商賣荔枝”活動,2023年,茂名荔枝電商銷售額增長9%。三是創新定製。“年份荔”成為市場“香餑餑”,定製價格比傳統銷售價高30%以上。四是拓寬出口。建成RCEP廣東高州荔枝龍眼國際采購中心和(廣東茂名)特色水果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助推茂名荔枝出口至歐洲、北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地區。
科技創新,激活技術“新動能”。一是大數據賦能。建成全省首個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AI”平台打通服務荔農“最後一公裏”。二是“高精尖”提質。與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單位開展聯合攻關,成立茂名市荔枝產業研究院,加強預冷鎖鮮等技術研發應用,建成300多個“田頭小站”,推動部分品種保鮮時間延長至1個月。三是“深加工”延鏈。廣藥集團研發的荔枝原漿加工技術填補了國內荔枝加工技術空白,助力茂名打造全國最大荔枝飲料生產基地。
文化煥新,激活發展“軟實力”。一是以品牌開路。發布“茂名荔枝”區域公用品牌,推出“信”字號品牌,打造“520我愛荔”IP,推出貴妃荔枝冰淇淋,銷售額近700萬元,實現荔枝品牌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突破。二是以景區引流。打造以荔枝為主題的包茂高速茂名服務區,整合古荔園、中國荔枝博覽館、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建設“柏橋荔博園”,打造集“交農文旅商”於一體的荔枝之鄉展示廳、會客廳、體驗場。三是以保護“鑄魂”。出台《茂名古荔枝樹保護條例》,“一樹一檔”守護2萬棵荔枝古樹,打造“活的荔枝博物館”,守住荔枝文化“根脈”。
撰文:李敏 周榮鑫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