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驗結果表明超聲波輔助處理順序對發芽糙米總黃酮的含量有一定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波辅采用先超聲後浸泡處理工藝時,助处质當超聲功率為160和280W時,理对隨著超聲處理時間的发芽增加,發芽糙米的营养用品影响總黃酮含量先下降再升高;當超聲波功率為400W時,隨著超聲處理時間的及食增加,發芽糙米的超声糙米總黃酮含量先升高後下降,其中400W超聲15min條件下,波辅發芽糙米的助处质總黃酮含量達到最大值203.61mg/100g。
采用先浸泡後超聲處理工藝時,理对當超聲功率為160W時,发芽發芽糙米的营养用品影响總黃酮含量均顯著高於先超聲後浸泡組(P<0.05);且與280和400W的超聲波處理組相比,160W超聲波處理的及食發芽糙米總黃酮含量最高,超聲處理25min時達到最大值218.17mg/100g。超声糙米這可能是因為先浸泡再進行超聲波適當處理,能在促使種皮軟化的基礎上,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效應改變細胞壁結構和細胞膜通透性,從而促使黃酮類物質的釋放。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超聲波處理能提高苦蕎種子中與黃酮類物質合成相關的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這可能也是超聲波輔助處理使黃酮含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鑒於上述黃酮的變化情況,本研究後續實驗均選擇將糙米先浸泡13h後再用160W超聲處理25min作為優化超聲輔助處理參數,並進一步研究超聲波輔助對發芽糙米基本營養成分及其食用和加工品質的影響。
糙米發芽勢和發芽率結果如圖2A所示,超聲波輔助糙米發芽組發芽勢為65.82%(P<0.01),發芽率為75.02%(P<0.05),較未超聲處理組分別增加了19.60%和4.66%。這可能與超聲波可以促進穀物代謝,加快細胞吸水膨脹從而使種子發芽速率增加有關。
總黃酮含量如圖2B顯示,超聲波輔助處理組發芽糙米組總黃酮含量較未發芽糙米組和未超聲處理組分別顯著增加了415.49%和48.11%(P<0.01)。已有研究表明,超聲波可使類黃酮生物合成相關基因查耳酮合成酶(CHS)等的表達增強;另外,超聲波處理還可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PAL是類黃酮合成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限速酶,其活性增加有利於黃酮類物質的合成。
各組發芽糙米基本營養組分結果如表1所示。與BR相比,GBR中蛋白質、澱粉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有所降低(P<0.05);煙酸顯著升高4倍(P<0.05);脂肪、維生素B1、B2及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無顯著變化(P>0.05)。而與GBR相比,GBR-U組發芽糙米中蛋白質和維生素B2含量分別顯著升高20.54%和110.94%(P<0.05),而維生素B1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分別顯著降低32.40%和16.13%(P<0.05)。有研究表明,超聲波處理可以提高發芽糙米中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這可能是由於超聲波處理能促進植物體細胞和原生質蛋白質的積累。超聲波還可使種子內部溫度升高,酶活力上升,物質的分解和轉換速率加快,有利於內部細胞的生長,貯藏在其中的脂肪可作為營養物質轉換成糖類,因此表現為脂肪含量下降而澱粉含量升高。此外,超聲波可以破壞細胞壁,加速膳食纖維的分解,而細胞壁的軟化可促進種子發芽,因此也可以促進發芽率和發芽勢的增加,這進一步驗證了上述關於GBR-U組糙米發芽勢和發芽率的結果。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工業科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煙酸,苯丙氨酸,黃酮,維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