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央行应量映实決定自統計2025年1月份數據起,将调济运啟用新修訂的整货狹義貨幣(M_1)統計口徑。此次修訂,币供將把兩項流動性強的统计体经金融工具——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納入M_1統計。
貨幣供應量是口径况某一時點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總和,是更准金融統計和分析的重要指標。我國向社會公布的确反貨幣供應量統計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行情不同,將貨幣供應量分為流通中貨幣(M_0)、央行应量映实狹義貨幣(M_1)、将调济运廣義貨幣(M_2)。整货
在修訂前,币供M_1包括M_0、统计体经單位活期存款;M_2包括M_1、口径况單位定期和其他存款、個人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非存款機構部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修訂後,M_1將包括M_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創新迅速發展,金融工具的流動性發生了重大變化,符合貨幣供應量特別是M_1統計定義的金融產品範疇發生了演變,需要考慮對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口徑進行動態完善。”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創設M_1時,我國還沒有個人銀行卡,更沒有移動支付體係,個人活期存款無法用於即時轉賬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_1中。“隨著支付手段的快速發展,目前個人活期存款已具備轉賬支付功能,無需取現即可隨時用於支付,與單位活期存款流動性相同,應計入M_1。”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對於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中國人民銀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網絡支付快速發展,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廣泛使用,具有與活期存款相同的貨幣屬性,也可同步研究納入M_1統計。
“央行調整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主要是為了讓其更加準確地反映實體經濟運行情況。”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介紹,近年來,隨著資管產品發展壯大,企業和個人可以很方便地買入和贖回銀行理財、貨幣市場基金等產品,市場對活期存款的需求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M_1增速放緩。
此次修訂將增強M_1數據和宏觀經濟數據的相關性。張旭舉例說,每年春節,受發放獎金等因素影響,M_1數據經常會有異常波動,其原因是部分企業活期存款轉化為個人活期存款。此次M_1口徑修訂後,個人活期存款納入M_1,這一波動有望明顯下降,M_1數據也將更準確地反映經濟數據的變化。
“從國際上看,主要經濟體M_1統計口徑大都包含個人活期性質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動性的支付工具。”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中國人民銀行將於2025年1月份起按修訂後口徑統計M_1,預計將於2月上旬向社會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時,還將公布2024年1月份以來修訂後的M_1餘額和增長速度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近日召開的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將優化貨幣供應量統計,並加強對M_2等各層次貨幣供應量和社會流動性的監測。明年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