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鲜切試驗結果與分析
(1)測定不同溫度對馬鈴薯PPO催化的马铃酶促褐變的影響在測定條件下,25℃時馬鈴薯PPO活力是薯褐最高的,隨著溫度的变抑升高,馬鈴薯PPO活力逐漸下降,研究在60℃時活力幾乎為0,鲜切可見溫度對馬鈴薯PPO活力的马铃鈍化效果顯而易見。馬鈴薯PPO活性在0℃時幾乎為0,薯褐PPO的变抑動能隨係統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滿足酶促褐變活化能的研究要求,酶促反應速度增加;超過最適宜溫度後,鲜切隨著體係溫度繼續升高,马铃特別是薯褐60℃以上時,高溫改變了馬鈴薯PPO空間結構,变抑破壞了活性中心,研究有效的抑製了褐變,因此燙漂工藝是馬鈴薯加工中預防褐變的重要方法而且被廣泛應用。
(2)測定不同pH對馬鈴薯PPO催化的酶促褐變的影響
在測定條件下,當pH大於9或小於3時,體係吸光度變化不明顯,馬鈴薯PPO活性被抑製;當pH為5.53~7.01時,馬鈴薯PPO的催化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吸光度迅速上升,說明體係發生酶促褐變並生成了黑褐色素;當pH為5時,馬鈴薯PPO活力達到最高,表明適當的酸性條件對馬鈴薯PPO活性中心Cu2+穩定性有利:酶活性中心的Cu2+易解離,在堿性條件下易生成Cu(OH)2沉澱,PPO活性中心被破壞而導致酶活降低;因此在馬鈴薯加工中可以使用檸檬酸、蘋果酸等食用酸調節pH來預防和抑製酶促褐變。但檸檬酸對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的抑製作用不僅僅是由於溶液pH降低所致,其他作用因素需要深入研究。
(3)測定不同濃度焦亞硫酸鈉對馬鈴薯PPO催化的酶促褐變的影響
焦亞硫酸鈉曾經作為果蔬保鮮劑被廣泛使用,因為它既能與醌類聚合物反應生成無色物質又能鈍化馬鈴薯PPO活性,提高鮮切馬鈴薯的抗褐變能力。焦亞硫酸鈉能與馬鈴薯PPO發生鍵連修飾酶蛋白,在還原過程中水解生成的HSO3-離子具有漂白劑功效,也會降低體係的吸光度,這也正解釋了0.08%、0.10%焦亞硫酸鈉體係褐變度折線圖呈現下降趨勢,由圖6可知,隨著焦亞硫酸鈉濃度的增大,反應體係的褐變度逐漸變小,0.10%焦亞硫酸鈉的抑製褐變效果最佳,但由於焦亞硫酸鈉具有毒性,經焦亞硫酸鈉處理的果蔬對人體有害,故基本不再使用焦亞硫酸鈉等類型的試劑作為新鮮果蔬的的保鮮劑。
(4)測定不同濃度檸檬酸對馬鈴薯PPO催化的酶促褐變的影響
檸檬酸對馬鈴薯PPO的活性具有顯著地鈍化作用,當體係檸檬酸濃度為0.20%時,吸光度最小,說明抑製褐變的效果最佳。檸檬酸作為一種酸性有機酸,可電離產生3個H+,降低體係pH,而且是馬鈴薯PPO活性中心Cu2+的螯合劑,破壞活性中心,因此檸檬酸的雙重作用可有效鈍化馬鈴薯PPO活性,是抑製馬鈴薯褐變的常用抑製劑。由圖7可知,當體係檸檬酸濃度超過最佳抑製濃度0.20%後,褐變度有所回升,並不是檸檬酸濃度越高對PPO活性的鈍化效果越好。
(5)測定不同濃度L-半胱氨酸對PPO催化的酶促褐變的影響
L-半胱氨酸是構成蛋白質中20多種氨基酸中唯一帶有巰基的氨基酸,由於巰基很活潑而且還具有還原性,所以L-半胱氨酸能夠有效抑製馬鈴薯褐變的發生。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焦亞硫酸鈉,檸檬酸,L-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