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现状分析(三)

来源:时间:2025-04-21 20:54:25

2.4此次比對結果不滿意原因分析

此次實驗室比對的中国樣品在發放前均經過了均勻性和穩定性檢驗,檢驗結果表明樣品均勻性和穩定性良好,环境挥因此樣品的空气不均勻性不會對實驗室的檢測結果評價產生影響。對各實驗室提供的苯系原始記錄、整改報告等材料進行分析發現,物类造成比對結果不滿意的性有现状主要原因可能有4個方麵。

2.4.1實驗室分析人員能力、机物监测經驗不足

目前國內環境空氣VOCs的分析分析主要采用氣相色譜儀與氣質聯用儀,這些大型儀器的中国使用更多地依賴於實驗室分析人員的操作水平、熟練程度以及工作經驗(如氣相色譜柱的环境挥選擇、氣質儀器參數的空气確定、色譜數據的苯系人工處理等)。此外,物类樣品前處理過程中(特別是性有现状采樣罐是否清洗完全、使用蘇瑪罐稀釋氣體過程是机物监测否規範等一些關鍵環節),分析人員的技術能力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從該次實驗室整改情況來看,約有40%的實驗室分析人員操作不熟練或不規範,缺乏必要的培訓。尤其是社會化檢測機構,很多機構成立時間短、人員流動大、人員培訓不足等,導致其在比對實驗中結果滿意率偏低。建議進一步加強分析人員操作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分析人員技術水平和能力。

2.4.2實驗室儀器設備不滿足要求

分析儀器是對檢測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選擇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合規的儀器狀態,是獲得準確數據的前提。除定期依照標準及方法對儀器進行校準和檢定,確認儀器設備滿足方法要求外,還需在儀器設備的運行過程中保持儀器狀態和各項參數穩定,以保證檢測數據可重複,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另外,分析過程中使用的輔助設備也需要定期排查,確保維護保養到位,儀器性能良好。約有20%的實驗室VOCs輔助設施(如罐清洗裝置、濃縮儀、氣體稀釋裝置等)存在穩定性和重現性差等情況,導致樣品檢測結果不準確。

2.4.3實驗室全過程質控措施執行不到位

在樣品的采集階段,如果使用罐采樣,需嚴格按照分析方法的要求對罐進行清洗,並達到相關標準的要求,以減少外來汙染物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如果使用吸附管采樣,需提前驗證吸附管的效率是否存在偏差等,不同流量和時間是否會使吸附效率產生較大差異等。

樣品分析時,分析所用儀器設備應保持狀態穩定,實驗室檢測人員應按方法標準規範化操作,減少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導致的誤差。係統殘留對VOCs的檢測分析至關重要,應對整個VOCs進樣係統及檢測係統有無殘留汙染進行驗證,否則可能會帶來誤差。配製標準曲線使用的VOCs標準物質未經過驗證以及質控樣品結果出現偏差時沒有及時進行溯源並校正質控結果等,都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約有14%的實驗室還存在VOCs檢測方法未經驗證直接使用的情況,也是導致其結果發生偏離的原因。

樣品完成檢測後,定量分析建議應盡量使用內標法計算而非外標法,以免引起誤差。在實際樣品多組分VOCs分析過程中,使用標準曲線時還需注意不同組分同時出峰的情況。該次比對中建立標準曲線時所用標液多為間二甲苯和對二甲苯的混標,該校準曲線對應的濃度應為兩者濃度之和,而比對樣品中隻含有間二甲苯。通過整改發現,個別實驗室在計算結果時,錯誤地將其使用混標建立的校準曲線對應的濃度設置為間二甲苯單組分的濃度,從而導致比對樣品測試結果計算錯誤,出現評價結果不滿意的情況。

2.4.4標準氣體的溯源性

標準物質是進行定量檢測的重要基礎,其計量溯源性非常重要。不同來源的標準物質對測試結果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該次實驗室比對中,各實驗室使用的VOCs標準物質主要來自四川中測標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國林德公司、生態環境部標準樣品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大連大特氣體有限公司等。統計數據表明,約有30%的實驗室分析認為標準氣體來源不統一給檢測結果帶來了一定的差異。因此建議在檢測前對不同來源標準物質的一致性進行驗證。

3結論及建議

通過此次環境空氣VOCs比對,了解並評價了中國目前各級各類生態環境檢測實驗室環境空氣苯係物類VOCs的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主要結論與建議如下:

1)目前地方監測站普遍缺乏環境空氣VOCs監測能力,難以滿足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相關的政策要求。參加此次比對的實驗室共有216家,整體參加單位數量偏少,約有45%的地市級監測站因無資質或能力不足而沒有參加。建議地方部門加強對環境空氣VOCs監測的重視,加快能力建設,加強監測人員的技術指導與培訓,盡快提高VOCs監測技術能力和水平。社會化檢測機構也應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檢測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

2)該次比對結果的合格率為68.5%,整體檢測技術水平與水、土壤、固廢領域監測能力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省級站、地市級以上站、社會化檢測機構環境空氣VOCs檢測合格率分別為86.7%、75.4%和46.9%,凸顯出社會化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尚有不足。此次實驗室比對僅針對環境空氣中的苯係物常規組分,而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政策要求要包括117種VOCs,涵蓋烷烴、烯烴、芳香烴、含氧揮發性有機物和鹵代烴等,因此保障VOCs全組分的監測數據質量仍具有較大挑戰。

3)當前中國環境空氣VOCs大多以手工監測為主,此次比對使用手工監測法比例為89%。在線監測標準方法匱乏,方法體係欠缺,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與手工監測相比,VOCs在線監測能提供實時的環境空氣VOCs監測數據,有助於開展臭氧成因分析與來源解析。在線監測與手工監測哪種方法更具優勢,也有待後續進一步研究。因此建議加強環境空氣VOCs在線監測的技術研究,完善在線監測方法標準體係,與手工監測法結合,更好地為臭氧防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環境監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環境技術水平芳香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