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铁含量的稳定性及广义遗传力估算(一)

来源:时间:2025-04-21 20:45:33

微量營養元素對人的马铃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微量元素會嚴重危害人類的薯高世代身體健康,特別對婦女、无性兒童和嬰兒影響更大。系铁2011年,含量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稳定性在發展中國家有近一半的及广孕婦和嬰幼兒都患有貧血症。人體中存在多種微量元素,义遗其中含量最多的传力是鐵。有調查研究表明,估算缺鐵是马铃中國人口患有貧血症最常見的病因,缺鐵性貧血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薯高世代鐵是无性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系铁組成紅細胞的關鍵因子,其是含量血液中氧氣輸送的重要載體,人體中多種酶的活性也與鐵元素密切相關,缺鐵會間接影響人體內多個器官的正常運作。因此,鐵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時也是維持人體內營養均衡和保持人體完美容顏的重要元素。

糧食作物的生物強化是克服微量元素缺乏的新興研究領域。從21世紀初開始,選育高微量元素品種的育種家越來越多,且培育出高微量元素的作物新品種是最為經濟有效的一種手段,從而提高了作物可食用部分的微量元素含量。馬鈴薯在生物強化方麵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因為馬鈴薯每單位麵積和時間能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能在滿足人類微量元素營養需求方麵做出重要貢獻,且馬鈴薯塊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元素的吸收,提高鐵元素的利用率。有研究表明,馬鈴薯中鐵的生物利用率為63%~79%,顯著高於小麥、菜豆和珍珠粟中鐵元素的利用率。對馬鈴薯塊莖鐵元素含量和鐵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較多,但是通過生物強化手段來提高馬鈴薯塊莖鐵元素含量的研究卻較少。若要對馬鈴薯塊莖內鐵含量進行遺傳生物強化,了解現有高世代無性係鐵含量的變化範圍、在多個環境中表現的穩定性及對其廣義遺傳力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本試驗的目的是分析東北農業大學現有馬鈴薯高世代材料鐵含量的變化範圍,明確鐵含量是否存在G×E的互作,評價鐵含量在多個環境中表現的穩定性,以及估算鐵含量的廣義遺傳力,以期為篩選出鐵含量高且表現穩定的新品種提供基礎數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試驗共測試了19份材料,各試驗材料名稱及父母本信息見表1。這19份材料是利用國外種質資源選育的高世代無性係,至少親本之一是荷蘭或美國品種,或利用國外資源選育的無性係。早期主要對雜交後代的熟期和塊莖性狀進行綜合評價,後期主要對抗病性和產量進行鑒定,沒有對無性係的鐵含量進行測定。試驗對照為‘克新13號’和‘夏坡蒂’。

1.2試驗方法

試驗時間為2017和2018年,試驗地點為哈爾濱市向陽鄉和齊齊哈爾克山縣。施肥與田間管理,克山采用高肥、有灌溉條件,預防早疫病和晚疫病;哈爾濱采用低肥、無灌溉條件,不預防早疫病和晚疫病。

1.3土壤肥力狀況

兩個地點的土質均為黑鈣土,哈爾濱和克山0~20cm土層中土壤肥力水平兩年的平均值,哈爾濱:pH5.91,有機質含量29.78g/kg,全氮含量1.52g/kg,全磷含量1.55g/kg,堿解含量168.56μg/g,速效磷含量15.89μg/g,速效鉀含量161.05μg/g,速效鐵含量10.66mg/g;克山:pH5.20,有機質含量32.91g/kg,全氮含量1.92g/kg,全磷含量1.88g/kg,堿解氮含量156.35μg/g,速效含量37.93μg/g,速效鉀含量327.10μg/g,速效鐵含量12.90mg/g。

1.4樣品分析

馬鈴薯品種(係)塊莖鐵含量和土壤中元素含量的測定采用日立Z-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

1.5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MicrosoftExcel2010錄入整理,方差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采用DPS(V14.10)進行統計分析。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