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0日從農業農村部舉行的国农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21年啟動以來,业种源普農業農村部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以赴推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质资摸清了我國農作物、得丰畜禽、硕成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的国农果種類數量、區域分布、业种源普特征特性等家底,质资新收集了一大批農業種質資源,得丰搶救性保護了一批瀕危資源。硕成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劉莉華在發布會上介紹,国农果此次普查堅持普查和保護並舉,业种源普取得了豐碩成果:
農作物方麵,质资新收集種質資源13.9萬份,得丰覆蓋了糧棉油糖、硕成果菜茶桑等,99%為種植曆史久遠、類型豐富、性狀多樣的傳統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目前已全部移交國家庫圃安全保存,實現了應收盡收、應保盡保。
畜禽方麵,全麵查清了畜禽、蜂和蠶資源家底,新發現鑒定地方品種資源51個,采集製作遺傳材料107萬份,同步對61個瀕危資源開展搶救性保護,目前159個國家級保護品種都實現了活體保護。
水產方麵,全麵摸清了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種類、數量、區域分布狀況,采集製作遺傳材料12萬份。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介紹,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的物質基礎,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普查全麵摸清了種質資源家底,搶救收集保護了一批優異種質資源,為提升種業自主創新、加快種業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
完成普查不是終點,而是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新起點。劉莉華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錨定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加快資源精準鑒定,強化資源改良創製,推動資源共享利用,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為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打下堅實的資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