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一個向全國數百萬醫務工作者致敬的小桃日子。
今年醫師節的青春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织梦醫務工作者在醫療戰線上默默耕耘,医路芳华成為億萬群眾的江门健康守護者,其中有這樣一批人,市支他們在大學畢業後,懷揣著對社會的小桃關切和對醫學的熱愛,選擇深入基層、青春到鄉鎮進行支醫行動,织梦有效緩解了鄉鎮地區醫療人才短缺的医路芳华問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青春篇章。
“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7月,霍小桃從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便毅然選擇報名“三支一扶”行動。通過廣東省“三支一扶”計劃招募考試後,她來到新會區大鼇鎮衛生院,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支醫之路。
江門市新會區大鼇鎮衛生院支醫人員霍小桃。
發揮所學所長
站好鄉鎮醫療第一班崗
2023年7月5日,霍小桃由新會人社局的工作人員接到大鼇鎮衛生院,一下車就看到了新建的醫院大樓,以及熱情迎接她的醫生同事們。“來報到的路上會有些人生地不熟的感覺,但大家這樣熱情地來歡迎我,讓我覺得好貼心好感動!我當時就更加下定決心,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用自己的所學所識為當地民眾作貢獻。”
霍小桃了解到,這家衛生院是大鼇鎮唯一的基層醫療機構,是鎮上4萬多名居民治療常見病和看急診的首選,扮演著十分重要的醫療衛士角色。由於霍小桃上大學時有過婦產科實習經曆,初來乍到便被分進了婦產科室。
“雖然以前也在醫院實習過,但大醫院分工清晰,每個人隻負責專屬的領域,查房就查房,坐診就坐診,但在這裏就得‘大包大攬’了。”在衛生院,霍小桃平日要負責協助臨床診治、產科產檢,此外還要整理醫院的計生數據,對她來說也是新挑戰。
霍小桃支醫所在的江門市新會區大鼇鎮衛生院。
按照規定,剛畢業的霍小桃還沒有拿到職業醫師證,所以還不能單獨坐診。但醫院病人“排長龍”的時候,資深的老醫生們會讓霍小桃在旁先對病人進行初步診斷和照料,再由他們複查審核。“來的病人主要是看陰道炎、乳腺炎、子宮異常出血、痛經之類的問題。產科的話則幫助病人產檢,安排臨產孕婦入院。”大多數時候,霍小桃的診斷都很精準,少數診斷結果微調即可應用。
除了坐診外,霍小桃還負責住院部的查房工作,“每天都要看看病人的症狀有沒有緩解,打的針水有沒有效果,並且記錄下來。”有時候,霍小桃也會在手術室進行一些輔助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直接麵對病人,才發現‘溝通’也是個要適應的問題。”霍小桃是中山人,工作時用粵語溝通毫無障礙,但有時病人摻雜方言的話也會讓她一時無法聽懂,需要小心地跟同事確認。“後麵我慢慢模仿這邊的調調,也學會了一些大鼇話,和病人溝通起來已經基本順暢,甚至我自己原本的口音都被帶跑了一點。”霍小桃笑著說。
霍小桃(左一)參與愛心義診活動。
服務細心細致
在實踐中精進理論學習
在鄉鎮診治病人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困難,就是當地居民的衛生意識可能比較薄弱,有時會自己“胡來”或不願配合。
霍小桃記得,最危急的一次情況,是鎮上有個婦女突然打電話到衛生院,說自己在家完成了生產,但胎盤還滯留在體內,請求醫生上門幫忙。霍小桃和同事們聽聞色變,立馬乘坐救護車上門。看到該產婦竟然自行剪了臍帶,孩子哇哇大哭躺在一邊,霍小桃和同事們緊急進行了一些初步處理,但後續的診治得回醫院才能完成。
“這名病人比較固執,對醫院有抵觸,掙紮了很久也不願意跟我們走。”霍小桃和同事深知情況危急,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產後出血,發生感染,“我們花了很大力氣輪番勸她,跟她耐心講述風險,最終病人才願意跟車回院,住院幾天後總算平安度過。”
霍小桃參加醫療宣傳谘詢活動。
支醫的一年時間裏,霍小桃每周單休,每四天值一次夜班,矜矜業業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實踐經驗越來越足的同時,她也不忘持續精進理論學習。在空餘時間,霍小桃積極參加江門市及新會區的各種學習班,進修《妊娠合並內科疾病診療》《圍產期營養及妊娠代謝性疾病》《子宮及下生殖道性閉經》等課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看到患者們一個個健康出院,心裏還是很有榮譽感的!支醫時光不知不覺已過去一年,接下來我也會繼續站好自己的崗位,為大鼇鎮居民提供專業細致的醫療服務。”霍小桃如是說。
“三支一扶”是國家選派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的基層服務項目。近年來,江門市人社局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與就業。截至目前,已累計招募並培育“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逾1250人,不斷為江門市農村基層輸送一批“招得來、站得穩、做得好、留得住”的“新鮮血液”。
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謹以此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廣大醫師。
撰文:陳詠韶
設計:夏旻
圖片:受訪者提供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