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種業“第一展”年度盛會再啟動!以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為契機,尾佛南方農村報特策劃“水產有種”專欄,山高笋壳推出有種的明条聲音、有種的进水企業、廣東種 全國養等係列宣傳,游展示我國水產種業的年产最新發展成果,促進更多產業研發、超万产种生產、尾佛應用之間的山高笋壳交流、交易,明条敬請垂注。进水
近日,游位於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的廣東東灃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灃漁業”)一片熱火朝天,過千斤筍殼魚整裝待發準備運往馬來西亞銷售,這是高明區首次對外出口鮮活水產品,也是高明區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過千斤筍殼魚整裝待發準備運往馬來西亞銷售
魚苗年產超500萬尾
企業推動筍殼魚開拓海外市場
東灃漁業成立於2019年,養殖池塘58口,名優高值鱸魚、筍殼魚養殖規模達到512畝,並與中國水產研究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建立“產學研”平台,合作選育了“加得豐1號”鱸魚種苗。自創建之初,東灃漁業公司逐漸銜接佛山市首批市級水產良種場、佛山市農業龍頭企業、佛山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示範點、廣東省出入境水生動物注冊養殖場、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場業務,公司發展態勢向好。
麵對當前水產養殖業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東灃漁業積極謀求突破,著力推動筍殼魚開拓海外市場,成功獲得了“出境特定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的生產、加工、存放單位注冊登記證書”。據悉,此為高明區首份水產品出口許可證。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對此東灃漁業有獨門秘方。雜交筍殼苗培育方麵重視親本種質質量,而東灃漁業在雜交筍殼苗培育方麵有著多年的積累與經驗,通過從原產地澳大利亞與泰國引進原種父母本,采用幹法人工授精繁育,借力荷城街道優質水資源水環境,東灃漁業成功實現優質雜交筍殼苗—澳泰雜交筍殼魚苗年產超500萬尾。
據介紹,澳泰雜交筍殼魚苗具有攝食強、耐粗飼、生長快、病害少、成活率高與易起捕等特點,相對市麵上其它使用種質退化澳洲筍殼親本生產的魚苗,澳泰雜交筍殼魚苗親本來源清晰、遺傳種質好,體型更修長,賣相更好,優勢十分明顯。
好山好水育好魚
高明展團將攜眾企參展
好山好水育好魚。近年來高明區荷城街道高標準推進落實全域養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而東灃漁業亦是改造單位之一,企業已完成標準化池塘改造,是首批通過驗收的佛山市標準化池塘改造示範點之一,有效實現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源頭水質的優良,尾水治理後的達標,均為東灃漁業提供了優質水資源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高明區水產代表企業之一,東灃漁業將攜企業水產產品參加第五屆水產種博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下稱“水產種博會”),並在高明區品牌漁業展區亮相。據悉,高明區品牌漁業展區亮點多,陣容大,將由區農業產業商會攜知名水產企業精彩亮相,包括佛山市高明區傑大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廣東合灃漁業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區萬綠源生態種養殖有限公司、佛山市衍沃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粵江水產有限公司、廣東鑫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森信農業有限公司、佛山市騰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區敏捷觀賞漁業有限公司、佛山市舉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佛山市富隆灣水產養殖有限公司12家企業參展。
據介紹,高明區擁有“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是珠三角著名的“魚米之鄉”。天然優渥的雨熱資源,宜人的四時氣候,為高明區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發展,提供優質的天然資源。數據顯示,2023年,高明區水產養殖麵積接近10萬畝,水產品總產量超過10萬噸,總產值達到24億元。
11月22-24日,水產種博會將在廣州南沙舉辦,佛山高明展團蓄勢待發,期望為展會增添一抹亮麗的“藍色”風景線,積極融入國際漁業,不斷提升高明水產品牌影響力。
延伸閱讀↘
撰文:黃俊傑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