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開平市政協獲悉,2024年,转化展清開平市政協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智慧清单履職答卷——全年征集提案113件,立案112件,开平交辦提案辦複率100%。市政這些凝聚著政協委員智慧的协年提案,從食品產業升級到新質生產力培育,交办從交通安全治理到“無廢城市”建設,提案在僑鄉大地結出累累碩果,办复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政協服務大局、履職為民的擔當作為。
開平市政協港澳委員視察三埠港搬遷項目。李展君 攝
聚焦產業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提速
“開平優品”正在煥發新活力。走進開平市特色食品產業園,巧克力蛋白棒智能生產線高速運轉,這是開平市甜味食品公司與瑞士阿華田公司聯合研發的“明星產品”;在馬岡鵝預製菜產業園,冷鏈物流車整裝待發,將僑鄉風味送往全國餐桌……這些生動場景,正是民建開平市委會提案《做強做優做大現代食品產業,助推開平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地見效的縮影。
開平市政協緊扣“百千萬工程”部署,組織政協委員深入15家重點食品企業調研,形成推動食品產業集聚發展的“金點子”。開平市順勢出台《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5年)》,構建“一核一園五區”產業格局,五區聯動打造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通過“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平市已促成6家食品企業與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建立技術聯盟,推動9家企業實現智能化改造。更令人振奮的是,“開平優品”行政區品牌帶動產業集群投資超66億元,35家企業成功“升規入統”,傳統產業正加速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在翠山湖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如火如荼推進。開平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提案《厚植梯度培育土壤,發力專精特新賽道》直指產業升級痛點,推動建立“梯度培育庫”和“一企一策”服務機製。如今,這裏已集聚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生物醫藥產業園、國際衛浴創新基地等專業園區拔地而起,水暖衛浴企業通過“共性工廠”實現集中電鍍,單個企業成本下降30%,“開平智造”的競爭力顯著提升。
回應民生關切,力促城市溫度提升
傍晚時分,在長沙街道寶源路交通勸導站,誌願者引導電動自行車有序通行。“以前這段路早晚高峰擁堵嚴重,現在通過車道優化和智慧管控,通行效率大大提高了。”市民李伯說。普通市民的切身感受,彰顯了開平市政協委員方煥興、謝小君聯名提案的民生溫度。2024年,開平市不斷優化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紮實推進交通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通過解決老舊道路“寬度不夠”“機非不分離”等通行能力低下的問題,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精細化管理水平等,持續為群眾營造安全、穩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應急管理體係的升級同樣令人安心。開平市通過“兩個強化”提升應急管理體係建設,築牢安全防線。一方麵,強化基層應急救援隊伍技能培訓,打通應急救援“最後一公裏”;另一方麵,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基礎建設,完善基層預警信息雙重“叫應”機製,全麵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製等,提升基層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築牢“第一道安全防線”。“在政協委員的建議下,我們組建了鎮村應急救援隊伍,通過開展常態化演練,基層應急處置響應時間大大縮短。”月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麵,“無廢城市”創建帶來看得見的變化。在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教育基地,孩子們在互動遊戲中學會垃圾分類。得益於致公黨開平市委會的提案《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開平全市建成245個智能分類收集亭,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循環化改造、綠色園區建設的工業園區占比達到100%。“村裏的垃圾堆消失了,環境變美了,遊客都愛來我們這裏的碉樓民宿‘打卡’。”塘口鎮自力村村民方姨笑著說。
凝聚僑心僑力,譜寫灣區融合新篇
夜幕降臨,赤坎華僑古鎮“夢回開平”光影秀璀璨上演,僑胞陳先生一家前來遊玩體驗。“既能看到傳統騎樓,又能品嚐赤坎煲仔飯、豆腐角,這是我記憶中的鄉愁味道。”陳先生說。這份文旅融合的精彩,凝聚著開平市政協港澳台僑聯絡和外事委員會的智慧,其提案《充分發揮僑鄉優勢,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僑智僑資促進家鄉高質量發展》提出,創新僑企資訊平台,加大培育扶持,增強僑企發展信心,吸引和留住僑智僑資,助力開平高質量發展。
開平市創新打造的“僑才薈”服務品牌,為到開平創業創新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服務。來自澳門的設計師黃女士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在開平僅用3天就完成公司注冊。“從辦公場地到人才公寓都有專人對接,這樣的效率讓人驚喜、放心。”她說。開平市通過全力服務僑資僑企發展,以“法+僑”“檢+僑”“司+僑”“稅+僑”為保障,為僑資僑企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用心用情維護“僑”益。
賦能鄉村振興,描繪共富美麗畫卷
初春時節,僑鄉沃野綠意奔湧。清晨,在月山鎮大崗村蔬菜基地,各種蔬菜經過分揀裝車,發往開平、珠海等地的批發市場。
“從2019年到2024年,通過盤活村集體的土地、山林、鋪位等資產資源,大崗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從9.7萬元大幅增長到144.5萬元,短短幾年時間增收超過13倍。”月山鎮大崗村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
在開平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提案《推動全域鄉村振興,爭創“百千萬工程”示範》的推動下,開平市成立了53家強鎮富民公司、15家富民工坊。此外,開平市新建“綠色明珠”“魅力農旅”“智匯城鄉”3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帶動全市鄉村風貌整體提升;高標準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產業園,推動典型鎮村建設,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挖潛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推進國家級絲苗米優勢特色產業(跨縣)集群項目、馬岡鵝預製菜產業園和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鄉村振興的“美麗經濟”越發紅火。
從車間到田間,從實驗室到百姓家,開平市政協用一個個“金點子”破解發展難題,用一件件務實舉措增進民生福祉。開平市政協表示,將繼續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用高質量履職助力開平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上闊步前行。
站在新的起點,開平市政協正以更昂揚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努力將政協委員的“智慧清單”轉化為開平的“發展清單”,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書寫更加精彩的“政協答卷”。
來源:江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