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广东全力推进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

来源:时间:2025-04-21 21:29:06

廣東全力推進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_南方+_南方plus

1月的廣東,山水相依,地提动生機盎然。升行候鳥群飛似波浪穿越紅樹林,广东落羽杉林紅火一片,全力“林中仙子”白鷳山間漫步,推进“花中精靈”紫紋兜蘭香幽溪澗,绿美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保护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2024年以來,地提动廣東重點打造“三園兩中心一示範”,升行高質量推動嶺南國家公園、广东丹霞山國家公園創建,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高水平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和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一批示範性保護地,新建一批郊野公園、山地公園、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正在加速崛起。

“國字號”品牌不斷擦亮

示範帶動“見真招”

2024年11月6日,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成立,首批18個成員國代表在深圳共同簽署成立協定並為中心揭牌,紅樹林之友國家代表赴茂名、湛江等地參觀學習紅樹林保護中國經驗。按照國際紅樹林中心工作的統一部署,廣東省組團赴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交流紅樹林保護管理經驗,向國際社會展示紅樹林保護修複的成果,這是廣東大力推進“三園兩中心一示範”建設的顯著成果,也是廣東“國字號”品牌建設的一個縮影,成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重要亮點。

近年來,廣東持續強化就地和遷地保護。嶺南國家公園進入設立報批階段,丹霞山國家公園創建已啟動,環國家公園的連南萬山朝王、乳源西京古道國家石漠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群日益成型。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內首創國家植物園、區域植物園、鄉土植物園三級為內核的植物遷地保護體係,城園融合與遷地保護示範成效明顯,廣州開放雲溪植物園、雲蘿植物園,有力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工作穩步推進,成立學術委員會,科研工作取得較大進展,獲得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頻現南粵山林。

“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的重要舉措,將推動全省自然保護地體係和動植物遷地保護體係建設的高質量發展。”省林業局相關負責同誌介紹。2024年,廣東大力打造彰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萬物和諧的國家綠色名片,力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保護地建設典範。

建設一批郊野公園和山地公園

提升點狀生態空間質量

位於深圳市的塘朗山郊野公園,不斷提升特色建設,保留公園自然“野趣”,原始山林遠足徑與手作步道等係列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不斷滿足著城區市民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高品質生活需求,2024年接待人數達166萬人次;珠海高新區紅花山郊野公園以“黨建紅”+“生態綠”為抓手,將昔日廢棄采石場修複改造為綜合性郊野公園,走出了一條綠美廣東建設改造的新路徑。建設一批郊野公園、山地公園,凝聚著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的生動示範,有力撬動起美麗廣東的綠美蝶變。

以“點”著墨,處處生花。一年來,廣東重點推進郊野公園和山地公園建設,指導57個縣(市)至少新建1個郊野公園、山地公園並將其納入縣城規劃設計,從實用和有利群眾生活出發,在郊野公園、山地公園建設中融入體育、健康、休閑、旅遊、研學等功能,提升點狀生態空間質量。截至目前,我省已完成第一批共102個郊野公園、山地公園設立備案工作,覆蓋我省21個地級市的82個縣(市、區),這批公園在2025年將完成“一段郊野徑或登山徑、一批基礎遊憩設施、一批配套服務設施、一套標識係統和一批安全應急防災設施”共“五個一”基本建設工作。

下一步,廣東將繼續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核心,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為根本目的,高質量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和穿山甲中心為引領的動植物遷地保護體係,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有序推進郊野公園、山地公園規劃建設,持續提升點狀生態空間質量,優化城鄉生態環境,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采寫:南方農村報 南方+ 記者 何雪琪

通訊員:林蔭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任亞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