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驻东源义合镇工作队:聚链成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2:29

駐東源義合鎮工作隊:聚鏈成勢,驻东造特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 駐在千鎮萬村③_南方+_南方plus

“本輪幫扶將更多聚焦鄉村產業振興。”來自廣東省審計廳的工作魯兵於今年7月正式成為駐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幫扶工作隊隊長。經過一番學習和調研後,队聚他和隊員們一起,链成開始了新一輪的势打色农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他表示,驻东造特第一批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為義合鎮的源义业产业集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下來,合镇他們將握緊“接力棒”,工作繼續挖掘義合鎮優勢資源,队聚推動當地產業成鏈成群發展,链成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势打色农

入駐5個月以來,驻东造特他們圍繞義合鎮“一點雙圈三線”的發展規劃,推動駐鎮幫扶工作開新局——新的番薯品種讓試種的農戶迎來了一次驚喜的豐產豐收;紅色生態文旅新地標已初具雛形,嘯仙故裏黨群教育服務中心順利建成,嘯仙故裏審計博物館建設也進入收尾階段;連片流轉的大片農田、煥然一新的鎮村風貌、花開遍野的東江兩岸以及大棚裏鼓勁生長的靈芝,讓工作隊和村民們對鄉村產業的興旺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今年7月,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新一批駐鎮幫扶工作隊正式入駐。

  試種番薯新品種,助農戶增產增收  

“番薯種植效果超出預期!”魯兵介紹,今年8月,工作隊探索科技助農新模式。隊伍裏的科技特派員聯合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為義合鎮送去了2萬株西瓜紅和普薯32號番薯苗,並免費發放給鎮裏7個村民小組的村民,開展試驗種植。

此前,工作隊在調研的時候發現,義合鎮以傳統農業種植業為主要產業,但農田利用率和種植效益還不夠高,產業特色還有待進一步挖掘。村內耕地大多由年長村民耕種,種植作物種類單一,部分田地因勞動力匱乏而撂荒,一年僅種植一季作物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魯兵表示,免費發放番薯種苗,既能激發村民參與新作物的試驗種植的積極性,又能夠引導村民把更多的土地利用起來。

“據了解,義合鎮以前沒有大規模種過這個品種。這次試種產量比較高,不少村民都對此感到非常驚喜!”魯兵介紹,新品種番薯的收購價為3元/斤,收購方不僅有義合鎮的電商平台,幫扶單位也會借助消費幫扶的形式進行采購,全力確保農戶能夠實現豐產又豐收。

工作隊聯合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向義合鎮捐贈了番薯苗,在7個村民小組開展試驗種植。 

為推進撂荒地複耕複種,工作隊還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下屯村種植番薯。魯兵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科技幫扶單位將番薯苗賣給下屯村的“強村公司”河源市嘯仙故裏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用於50畝撂荒地的複耕複種,銷售番薯的收益歸強村公司所有。“等到番薯種植達到產量目標後,工作隊就會給予強村公司一筆獎勵,金額與購買番薯苗成本相當,用於補貼買苗費用。”

  引進企業流轉土地,推動“小田”變”大田“  

當前,東源全麵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最大限度激活土地資源要素。借此機會,工作隊也謀劃發展現代化、規模化、數字化的農業產業,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近期,工作隊成功引進河源市聯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聯種農業”),計劃在義合鎮流轉2000畝農業用地,種植水稻新品種和綠色果蔬等。

魯兵介紹,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是河源本地人,此前長期從事全市範圍內的農資銷售工作,在各縣鎮都搭建起了較為完善的銷售網絡。在負責人看來,義合鎮的農田資源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聯種農業的想法和工作隊不謀而合。經過調研論證,聯種農業計劃通過開展示範種植的方式,對現有的農業大戶以及散戶加以引導,鼓勵農村中有勞動能力的村民踴躍投身到現代農業生產當中,進而提升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目前,聯種農業擬流轉中洞村600畝和上屯村400畝的農業用地開展首期示範種植。

在工作隊眾人看來,目前流轉的1000畝土地來之不易。魯兵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以前,中洞村也曾引進企業流轉土地種植水稻,並給予三年免租的優惠舉措。但企業往往過了免租期就離場,產業沒有經營起來,不少村民還抱怨土地白送給企業種了。”魯兵介紹,這些情況導致村裏再次流轉土地時遭到個別村民的拒絕。於是,工作隊與企業開展協商,企業在當地做好農機農技服務,對承租的土地先交租再使用,借此做通了村民的工作,既保障了農戶的租金,也能讓企業在村裏長期經營。

駐義合鎮幫扶工作隊入戶開展慰問工作。 

“目前企業已經跟村委簽了流轉框架協議,準備實施鎮域土地整治,將撂荒地複耕複種,進行平整土地、墾造水田、拆舊複墾,完善灌排係統和道路設施,大幅提升耕地地力質量。”魯兵表示,未來工作隊、義合鎮將會與企業合作推動“小田”變“大田”,”散田“變”整田“,大力發展現代化、規模化、數字化農業。

  延伸發展產業鏈,促進農文旅融合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要振興。在第一批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努力下,義合鎮吸引了80萬元投資在義合村發展靈芝產業,搭建了10個種植大棚,占地麵積11畝。“村裏有個村民剛好有靈芝種植經驗,於是我們就聘請他進行種植、加工指導和日常管理與銷售。”魯兵介紹,目前,村內2個大棚已經種上了靈芝,每年可種植2-3次,每個棚每次收獲產量約150斤,每斤可以賣到200元以上。“盡管我們覺得靈芝價格昂貴,但其實並不愁銷路,甚至有點供不應求。”但工作隊認為,若要進一步擴大種植,就必須開發靈芝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

接下來,工作隊和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技術團隊開展合作,繼續在“靈芝+”方麵做文章,研發靈芝茶、靈芝酒、靈芝粉和靈芝麵等產品。在工作隊的推動下,研發團隊開始研發市場上比較少見的靈芝麵產品,通過多次調整靈芝粉和麵粉的比例,最終成功研發出風味較好的靈芝麵。“給麵條增加的靈芝風味恰到好處,還能提高麵條營養。”魯兵介紹,目前該產品已經申請到生產許可證,近期就能上市銷售。

除了延伸農特產品加工產業,工作隊還積極推進義合鎮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做準備。在嘯仙大橋一側的下屯村和香溪村,每年冬天都會休耕的400畝農田如今已經種上了能夠提高土壤肥力的紫雲英,一個月後,這些紫雲英花將全部盛開。每年春節,下屯村的花海是當地旅遊熱度極高的“網紅打卡點”,“今年的東江岸還會開出新的花海”。魯兵還透露,臨近年關,工作隊正配合縣裏謀劃一個新的嘉年華活動,地點就選在下屯村。

嘯仙故裏黨群教育服務中心大樓順利落成。

如今,在工作隊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美麗景點在義合鎮的土地上盛開,帶動農文旅產業興旺發展:“美麗家園”移民項目逐步推進,中洞村項目內的農房、道路、魚塘、四小園等全麵提升,整個村居煥然一新,超陽村和義合村的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村居東江岸的橋頭公園也完成了建設,配置上成套休閑設施……

“我們還在謀劃在東江上打造遊船項目,將沿岸景點都串聯起來,引導發展更多的農家樂和民宿等產業。”談起未來,魯兵滿懷期待。


第二批駐義合鎮幫扶工作隊成員名單

魯兵 工作隊隊長、駐香溪村第一書記 省審計廳派出四處三級調研員

彭金富 工作隊副隊長、駐義合村第一書記 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黨委副書記

曾永超 工作隊副隊長、駐曲灘村第一書記 廣東開放大學組織部幹部科科長

丁宇 工作隊隊員、駐下屯村第一書記 省審計廳電子數據審計處一級主任科員

梁玉枚 工作隊隊員、駐中洞村第一書記 河源市審計局經濟責任審計中心副主任

徐子軒 工作隊隊員 華南農業大學黨政辦公室行政科主任科員

楊文龍 工作隊隊員 廣東開放大學團委專職幹部

陳誌雄 工作隊隊員、金融助理 中國農業銀行東源萬達廣場支行營銷副行長

嶽學軍 工作隊隊員、農村科技特派員 華南農業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李國華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 謝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