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微工厂”赋能强乡村 茂名化州入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时间:2025-04-22 02:50:03

“微工廠”賦能強鄉村 茂名化州入選“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十大典型案例_南方+_南方plus

近日,廣東省委改革辦發布《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强乡化州市培育發展鄉村“微工廠”入選“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十大典型案例。村茂村集

近年來,名化茂名化州市以“百千萬工程”為主抓手,州入展壮緊緊把握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發展趨勢和勞動力回流人口優勢,大农典型大力引進微工廠,体经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案例打造更好的微工厂營商就業環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强乡鮮明業態,助推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村茂村集

截至2024年10月,名化化州已累計培育引入服裝加工、州入展壮小家電等鄉村微工廠488家,大农典型年產值約9.0億元,体经每年創造稅收約825萬元,帶動就業7520人,縣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堅持高位推動建機製 大力引進企業工廠

國慶期間,化州各地的鄉賢座談會熱鬧非凡,市、鎮、鄉各級領導積極走動,洽談投資事宜。每逢春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假日,化州各鎮村都會有形式多樣的鄉賢座談會,招商活動在走訪互動中悄然進行。

化州市健全落實市鎮兩級“一把手”招商引資機製,發揮商會、招商專業團隊和市駐外招商隊伍的作用,深入開展聯合招商、敲門招商、鄉賢招商、以商招商,完善促進項目招引和落地的政策機製。

在林塵鎮,鄉賢回鄉投資建設飾品加工廠、表鏈廠、門窗廠已有15家,帶動600多名村民就業,其中就包括官塘村引進的東莞市禾訊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約300萬元,年產值約1500萬。

在大力招商之外,化州市與各鎮街領導掛點聯係製造業企業和製造業項目,落實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決落實好企業服務官製度,打消入駐企業的後顧之憂。支持民營企業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

 堅持精準培訓提能力 迎合工廠用工需求

穩定且具有一定綜合素養的勞動力來源已越發成為影響企業落地的重要考慮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化州市積極培育與吸引勞動力,迎合遷入工廠用工需求。

化州市人社部門動態收集當前本地企業的普遍用工技術需求,組織開展大規模、廣覆蓋、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就業創業和融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企業用工需求,推動企業落戶投產達效。同時,人社部門積極發揮商(協)會技術優勢,以落地投產企業實際用工需求為落腳點,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實現人企對接。

與此同時,化州積極吸引勞動力流入,堅持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大力舉辦“村BA”“村K”“村播”“中醫藥文化最燃夜市”等特色活動發展夜市經濟,完善城市消費業態,吸引人口集聚,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化州還建立人才資源庫,實時摸排登記鎮村可盤活資源情況,包括可從事製衣、裝配(電子廠、玩具廠等)工作人員情況,分類排查摸清人才資源底數,主動對接企業市場。

堅持盤活資源拓渠道 落實工廠用地保障

近年來,化州積極盤活利用鎮村閑置房屋、自建房等資源,通過租賃的方式再改造成廠房,大大節約用地及建設廠房成本。

化州在村級成立強村富民公司,有效整合村中資源資產,統一出租或合股經營,為小微企業提供勞動力輸出、代發勞務費、物業管理、環境衛生等服務,推進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在南盛街道,閑置房屋、場地、舊廠房被盤活利用,成為小微企業用地,破解了土地要素瓶頸,招引鄉村微工廠、企業20多家,大大帶動了群眾就業。如落戶蒲山村的正弦電子廠,提供工人崗135個,年產值達1000萬元,創造稅利20多萬元。

堅持完善設施促配套 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化州市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基礎配套,進一步降低交通區位劣勢、城鄉配套差距等要素的影響。

首先是物流體係,化州市已建成縣、鎮、村三級物流服務體係,行政村快遞覆蓋率達100%。化州市已建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縣級物流中心1個,23個鎮級電商服務站及200個村級電商服務點、23個鎮級物流服務站及200個村級物流服務點,同時引進的中通快遞粵西總部,日均快遞量達85萬多件,滿足工業品下鄉進村、農產品寄存上行及郵快合作對接社會快遞公司的需求。

其次,金融助力成為吸引眾多小微企業入駐化州的重要因素。化州以特色貸賦能企業發展,銀行機構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兼顧地方特色和行業需求,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強力金融支撐。截至2024年8月末,化州市開發的特色信貸產品已有20種,貸款餘額48.28億元,較年初增加13.73億元,增長39.7%。

堅持各具特色優布局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近年來,化州在縣、鎮層麵通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逐步謀劃在中心鎮、人口特大鎮等優勢鄉鎮建設專項服務微工廠的特色園區平台,引導好小微企業集聚集合發展,發展成為鄉鎮的特色業態甚至支柱產業,助力鄉鎮進一步招引鏈主企業、龍頭企業落地,發展壯大鎮村經濟。

化州市結合小微企業落地分布特點,引導相近經營範圍的小微企業逐步集中發展,將各鎮打造成為特色服裝加工、電子加工、食品加工、家具製造、玩具製造等專業鎮。

平定鎮錨定中國化橘紅特色產業強鎮發展定位,以化橘紅集聚街區、化橘紅(沉香)產業園為抓手,加快小微集聚成鏈成群發展;長岐鎮則圍繞服裝加工既有基礎,大力招商引進服裝龍頭企業,帶動完善服裝加工係統產業鏈,著力完善鎮有現代化服裝企業、村有“微加工廠”、戶有個體工坊互補共進產業發展模式……各個鎮街依據既有優勢招商引鏈,形成了產業聚集、資源互補的有利發展格局。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胡亦贇

通訊員:黃任輝 楊禮聖 李詩名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黎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