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张启发院士广东论“稻”:全谷黑米,引领健康新“食”尚

来源:时间:2025-04-22 02:59:10

張啟發院士廣東論“稻”:全穀黑米,稻引領健康新“食”尚_南方+_南方plus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全谷米飯應該怎樣吃,黑米才能既營養又健康?引领

“新時期稻米產業應該改變幾千年來稻米僅為人類提供能量的狀況,‘主食’應承擔提高營養健康水平的健康使命。為踐行‘健康中國’原則,新食我們倡導‘主食全穀化、稻黑米主食化’。张启”11月26日,发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士广尚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东论受邀參加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舉辦的院士論壇。

論壇現場,張啟發院士進行專題演講,探討了主食行業如何健康發展、黑米主食化的未來方向等問題,解讀新時期的“稻之道”。

(張啟發院士廣東論“稻”,時長共1分02秒)

 黑米富含花青素 

 讓主食吃起來營養又健康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要夯實糧食安全這一基礎,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充分利用市場和資源,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主食作為剛需的消費品類之一,直接關係到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受邀參加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舉辦的院士論壇。 

“人們在飲食上對高糖易消化的精米白麵的偏好,導致了‘胰島素抵抗’。”通過係列文獻資料的梳理,張啟發院士列舉了我國居民當前麵臨的主要健康問題,並指出,高糖易消化的精米白麵是導致我國居民各類健康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精米白麵雖然味美,但長期大量的攝入,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即抗胰島素促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的下降,而這正是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亞健康和多種重大疾病的根源。

張啟發院士介紹,過去的主食主要承擔為人類提供能量的任務,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稻米產業也應與時俱進、轉型升級。在解決吃得飽的同時,我們更要考慮如何吃得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讓主食擔負起提高人民營養健康水平的使命。

如何讓主食吃起來營養又健康?

2008年,英國學者一項飼喂小鼠的對比試驗,讓張啟發院士將研究目光投向黑米。該試驗表明,相比於標準飼料,添加普通番茄的飼料、添加富含花青素的紫番茄飼料可使小鼠壽命延長28%。受此啟發,張啟發帶領團隊關注稻米的營養價值和可能產生的健康效益,並鎖定了富含花青素的黑米。

“食用全穀稻米尤其是黑米,不僅能提高營養健康水平,還能促進綠色健康食品產業發展,大大減輕糧食需求壓力,助力國人端穩端好中國飯碗。”張啟發院士表示。

 種源攻關+綠色種植 

 讓黑米“突圍”主食賽道 

黑米營養豐富、好處多多,然而為何一直沒有被大規模推廣?

張啟發院士指出,“口味”是關鍵。作為稻米生產大國,中國種植黑米曆史悠久,但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將黑米視作雜糧,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很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普遍難煮、口感欠佳,阻礙了人們消費黑米的意願。“美味黑米是開發稻米營養健康效益寶藏的鑰匙。”張啟發院士表示。

要讓黑米變得好吃,讓廣大消費者易於接受,首先要從育種下手。

近十多年來,張啟發院士帶領團隊聚焦黑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質開展研究工作。他們廣泛搜集全國各地的黑米品種並利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開展現代生物育種。2018年,團隊利用在雲貴高原發現的優異黑米種質培育出米飯型全穀黑米品種“華墨香”。“華墨香”具有高產、適應性強、抗病性好等特點,尤其具有良好的蒸煮特性和適口性,並在廣東和全國很多地區成功示範種植。

張啟發院士指出,與精米相比,沒有經過精細化加工的“華墨香”全穀物稻米,包含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糊粉層、果皮、種皮等全部成分,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元素、類黃酮、GABA和穀維素等健康促進成分,堪稱營養健康價值的“全能冠軍”,且食味特佳,為“主食全穀化,黑米主食化”提供了可能。 

張啟發團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培育出營養美味的米飯型全穀黑米品種“華墨香”,並在廣東和全國很多地區成功示範種植。

開展種源攻關,推廣綠色種植,是張啟發院士讓黑米“突圍”主食賽道的“關鍵一招”。張啟發院士團隊結合“稻—鴨—蝦模式”,在湖北漢川、監利、石首等地推廣試種,並探索出一套“雙水雙綠”的黑米綠色種植之路。據了解,在該模式的運作下,農戶們可以在3月份養蝦,6月份收蝦種稻,蝦糞為稻田提供充足的養料,等到稻子長成,農戶們即可放鴨子吃蟲除草。稻、鴨、蝦三者“互惠互利”,形成水稻與水產的複合種養。在種植和養殖過程中,嚴格遵循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用漁藥、精準餌料的流程,實現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的“雙水雙綠”模式。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遊”。據測算,一年下來,通過“稻—鴨—蝦”套種套養,每畝可收獲小龍蝦300斤、黃鱔和泥鰍60斤、鴨子12至15隻、“華墨香”黑米1000斤,畝產值超過2萬元。

“下一步,我們的育種目標是培育出更高產、抗病蟲、抗逆境、穀粒全、食味美、全營養、全功能的綠色營養超級稻。”展望未來,張啟發院士信心滿滿。

論壇現場,水稻育種專家、營養學領域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各方均對黑米主食化的發展前景表達出濃厚興趣與熱切期待。 

 深化校企產學研合作 

 加快推動黑米產業化 

張啟發院士指出,推動黑米主食化進程,需在育種、營養健康效益評價以及產業開發三大關鍵環節協同發力。

在產業開發進程中,為有力推進黑米主食化,強化校企產學研合作勢在必行。“華墨香”黑米品種自2021年起,在多方合作力量的推動下,邁出實驗室,開啟了小規模試種的探索之旅。此後,通過校企緊密攜手,整合資源與技術優勢,試種工作不斷取得突破。近年來,其試種範圍得以大幅拓展,在湖北漢川、監利、石首等地深入地鋪開。在農業大省廣東,“華墨香”種植項目更是在廣州市增城區蓮花出水農科小鎮落地生根,著力打造灣區院士黑米稻高端示範產業基地。

在講座後的交流互動環節,水稻育種專家、營養學領域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就推動黑米種植在廣東的進一步推廣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各方均對黑米主食化的發展前景表達出濃厚興趣與熱切期待。

廣州鄉村振興控股集團總裁毛傑表示,將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引領,推廣蓮花出水農科小鎮的“基金+園區”創新模式,積極開展校企地“種-糧-食”一體化合作,把“華墨香”黑米產業化同各地絲苗米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有力促進廣東現代農業發展。

“期望在湖北孕育的黑米產業願景,能在廣東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結出累累碩果。”張啟發表示。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林伊晴

攝影攝像:李豔

剪輯:張嘉敏

編輯 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