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五一”假期

来源:时间:2025-05-06 14:06:13

“五一”假期,紧急警最近两到海邊遊玩的提醒旅客,少不了吃海鮮。多地但不知您有沒有留意到,布预最近有幾個地方發布預警,种海提醒大家,鲜千兩類水產品近期千萬不要食用,紧急警最近两否則會有食物中毒的提醒危險。究竟是多地哪兩種海產品呢?

 1、多地發布預警通告,布预海虹 織紋螺 近期需要謹慎食用

河北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近日發布了關於食用海虹的种海預警通告。通告顯示,鲜千根據近期檢測結果,紧急警最近两海虹體內所含麻痹性貝類毒素已經超出安全限量標準兩倍以上,提醒如果食用極易引起中毒。多地

當下還是織紋螺生產的旺季,福建省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也於近日發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5分鍾,最長可達4小時。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

2、海虹含有哪種毒素 引發哪些中毒症狀?

海虹,是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並且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價格也不貴。那麽海虹所含的究竟是哪種毒素?如果誤食,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海虹什麽時間能放心吃呢?

專家表示,貝類毒素一般可分為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和健忘性貝類毒素等。目前這四類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均無特效治療藥物。 這當中,麻痹性貝類毒素被認為是事故發生頻率最高、分布最廣、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種。其中毒的主要症狀有頭暈、嘔吐、腹瀉,口唇、麵部、脖子感覺刺痛和麻痹等,嚴重者甚至會窒息死亡。

難道說味美價廉的海虹以後都不能吃了嗎?當然不是。

秦皇島市發布的預警通告上說得很明白,近幾年監測顯示,海虹所含麻痹性貝類毒素的發生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每年3月下旬隨著氣溫升高,海水中的有毒藻類生長茂盛,以此為食的海虹體內毒素含量自然跟著升高,“五一”期間正是毒素積累的高峰期,而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體內的毒素含量就會降到限量值以下。也就是說,一年當中,除了3到6月,其他時間是完全可以放心吃海虹的。

3、海鮮味美 人人都能享用嗎?

隨著天氣轉暖,又到了各種海鮮大量上市的時候。海鮮雖然美味,但是人人都能享用嗎?

以下六類人群不適宜吃海鮮:

 過敏體質的人。如果濕疹皮炎處於急性期或者曾經對魚蝦有過過敏的人,食用海鮮的話有可能加重過敏的症狀;

痛風患者;血脂比較高的人。海鮮中的螺類、貝類、蟹類,尤其是蟹黃膽固醇的含量很高;

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者。海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過多攝入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凝血功能障礙者;孕婦或者處於備孕、哺乳期的婦女。海魚體內的含量比淡水魚高一些,汞進入體內可以直接和血液中的紅細胞結合,會妨礙生殖細胞的功能。有研究發現,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每周食用海鮮四次,每次100克以上,就有可能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係統發育。

資料來源:食品夥伴網。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膽固醇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