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成立农机应急队伍,构建科学防灾体系

来源:时间:2025-04-22 03:59:28

成立農機應急隊伍,成立構建科學防災體係_南方+_南方plus

為進一步提升農機抗災救災應急作業能力和水平,8月15日—16日,科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梅州舉辦農機使用一線技能人才能力提升暨防災救災應急培訓班(第四期)。防灾本次培訓班得到廣東省農業機械化培訓中心和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的体系大力支持,來自梅州市的成立農機使用一線專家、社會化服務中心代表、农机農機應急專業服務隊成員等80餘人參加培訓。应急

梅州抗澇救災顯身手

農機搶收作物主力軍

6月中旬,梅州遭遇特大暴雨災害,构建省農業農村廳及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科学派遣專家並輸送水泵、防灾履帶旋耕機等關鍵救災物資,為梅州市農業迅速恢複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培訓班開班儀式上,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吳新方衷心感謝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的長期支持與災害發生後的快速響應,有效助力梅州農業災後重建。

事實上,農機已成為防災救災的主力軍。“輪式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人機和水泵等農機具在防災救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鑒定部副科長潘十義談到。

梅州特大暴雨災害期間,多種農業機械如移動式烘幹機、植保無人機、水泵、無人機防災減災照明係統等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新研發的農用移動儲能車和無人機空中照明係統等裝備,為夜間搶收作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了這個裝備,晚上也能連續作戰搶種搶收了。”梅州市為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鄧冠明介紹,大疆無人機搭載大功率照明係統和高功率探照燈,可同時實現無人機正下方的矩陣照明與高功率全方位遠距離照射,實現60米高度正射照明,照明覆蓋麵約5000平方米。

此外,針對水稻烘幹問題,廣東創新采用大型烘幹中心與移動烘幹機相結合的方式,既加強糧食烘幹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又強化移動式烘幹機的應急儲備,成為惡劣天氣時小農戶的“守護者”。

梅州市誌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黃增禮談到,誌穎農業利用無人機進行防疫消殺,特別是在災後防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構建科學防災應急體係

農機應急服務隊伍建設

 “圍繞台風、洪澇災害、幹旱以及病蟲害防治等災害,要實現農機防災救災裝備合理配套,最大限度發揮農業機械化在防災救災方麵的優勢和潛力。”潘十儀談到。

同時,廣東依托農機管理部門、服務組織等建立科學合理的防災減災農機應急體係。該體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應急響應速度,力求最大程度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的建設是該體係的重要一環,需通過規範指引明確服務隊的建設標準、職責定位、裝備配置及人員培訓要求,確保服務隊具備快速響應和高效作業的能力。”廣東省農業機械化培訓中心副主任李永華談到,希望能通過本次培訓,確保災情發生時,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並投入作業的應急服務隊。

會上,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還與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簽訂了農業機械保險戰略合作意向。

梅州市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新輝談到,隨著科技的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將成為未來農業變革的主要形式。這一變革不僅為農機作業的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職業農民和規模種植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傳統的低馬力拖拉機和小型農業機械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更智能的現代化農機裝備。

羅新輝表示,由於梅州地形多樣,既有山地也有平地,因此在選擇和使用農機裝備時需要格外注意適應性。

廣東省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技術部主管林鎮周現在給學員講解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機操作及維修。

此次培訓加深了學員們對現代農業裝備的認識,掌握了更多農機實操技能與技術,開拓了新時期農機化發展的視野,增強應用現代農機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錢普貴

圖片:梅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趙飄飄